河南许昌市长葛市2025-2026学年初一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15800字。
河南许昌市长葛市2025-2026学年初一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综合(6分)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登上平潭君山,放眼 甲 (A.眺望 B.凝望),只见山腰云雾缭绕,岚气弥漫,满目青黛之色;山下阡陌纵横,树木郁郁葱葱,十里景物尽收眼底;远处海天相接, 乙 (A.川流不息 B.涛声如雷),zhèn ① 耳欲聋(A.振 B.震)。此时,你会仿佛觉得自己矗②立(A.zhù B.chù)在天地之间,不禁发出“美截平潭,壮哉君山”。
(1)为文中①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根据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只填序号。
①处:_________ ②处:____________
(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甲__________ 乙__________
(3)划线们有语病,请改正,并把改正后的句子抄在横线上。
__________
【答案】 ①. (1)① B ②. ② B ③. (2)甲:A ④. 乙:B ⑤. (3)不禁发出“美哉平潭,壮哉君山”的赞叹。(缺宾语,应在句末加上“的赞叹”或“的感慨”“的感叹”等)
【解析】
【详解】(1)考查对汉字字形字音的辨析与书写。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应写作“震”。“矗”直立,高耸。写作“矗立”。
(2)考查对词语的理解。眺望:指从高处远望。凝望:指目光凝聚在某个物体上。“凝望”符合语境。川流不息:川:河流。 形容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涛声如雷:形容波涛汹涌像打雷一样猛烈。“川流不息”符合语境。
(3)成分残缺,缺少与“发出”搭配的词语,在句末加上“的赞叹”。
二、语言表达
2.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答。
4月12日,由市委宣传部、市旅游发展委等部门共同主办的河池市2020年“壮族三月三,河池嘉年华”综合性民族文化展演活动在市体育广场举行。其中,铜鼓舞《瑶家有女初长成》、彩调《彩调欢歌》、原生态山歌《野欢》等节目,展示了河池浓郁古朴的民风民俗和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铜鼓舞是壮族、瑶族最有代表性的道具舞蹈,它融祭祀文化与农耕文化于一体,集民族性、艺术性、文化性于一身,是壮、瑶两民族舞蹈艺术中的典范。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3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仿照画线句子,将后面 句子补充完整。
“壮乡三月三”,你以独有的风情征服了我。我想,如果我是作家,我一定会用华丽的词句描绘你美丽的容颜;如果我是歌唱家,我一定会用美丽的歌喉歌唱你独特的气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口语交际。(3分)
3. 口语交际。
临近中考,妈妈由于工作原因急需出差一周。她很是为难,因为一方面不能扔下工作不管,另一方面又十分担心你的生活和学习。为了让妈妈安心出差,你该如何劝慰她?
4. 在下面的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语段文意完整、连贯。
古希腊的建筑无不散发着人性的气息,体现着人性的光辉。_________,是因为他们十分崇尚“圆柱”及与之相关的建筑用语。古希腊式圆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