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4600字。
作文审题指导汇编(一)
夏云陶 编写
审题达标技法
概念阐释
通常,人们将审题立意作为一个问题来谈,其实它们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审题主要是指对材料的认读与理解,同时还包括对考题要求的把握,也就是弄懂试卷上"给了什么,要求什么";立意主要是指对材料、文题审读之后,确立观点,即文章的中心论点或文章的中心。它们之间有联系,更有区别,其侧重点和研究范围不太相同。
切合题意,这是基础等级评分标准对审题的要求。2001年高考作文题目是提供一则寓言材料引出"诚信"的话题,审题并无难度,但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却审题不准、偏题甚至跑题。有的写"忠诚"、"信任",这被视为勉强切合题意,最高不超过42分;有的写"诚恳"、"自信"、"信仰",这被视为不切合题意;还有的所写内容与"诚信"无关,被视为跑题判;后两种情况均被判为不及格,最高不超过35分。这三种情况的出现固然与这些同学对"诚信"内涵把握不准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们不重视审题。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同学们千万不要把现在高考降低作文审题难度与不审题画等号,相反我们更要加强审题意识。审题失误,是作文的最大失误,因为它会使我们的作文"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那么,如何使审题达标呢?
技法例谈
我们首先来看一个历史故事:宋朝时绘画风盛行,宫廷里多是通过考试绘画来选拔优秀画家。山水画家宋子房做画院博士时,“深山藏古寺"的诗为题让考生作画。如何作画才能很好地表现这句诗呢?考生们绞尽脑汁,有的着意表现"深山",有的着意表现"古寺"。着意画深山的,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中露出寺庙一角;着意画古寺的,寺内金碧辉煌,香烟缭绕等。然而宋子房认为这些画都很平庸,不足取。因为较关键的"藏"字并没有从画面上表现出来。"藏"又如何表现呢?最后有一幅画中选,考生是这样画的:苍郁的群山,中间露出庙里的半截旗杆,一条羊肠小道蜿蜒曲折,直通到山下水涧边,有个小和尚正在担水。这样绘画,就把"深山藏古寺"中?藏"字表现得淋漓尽致了。这幅画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考生真正抓住了"题眼"(集中地传达出旨趣的关键性词句)--"藏"字,审题审得好。
同学们要从题型类别、文体特点、显隐要求三个方面来掌握审题的一些要求和技法。
(一)审准题型
从历届高考情况来看,作文的题型大致有三类: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包括话题作文)和综合作文。
1命题作文
它的特点是命题者只出一个标题作为我们作文的依据。它有时只一个词,如"习惯";有时是一个短语,如"我的财富"(1996年上海题);有时是一句话,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除标题外,一般还附有一定的提示、要求。
2材料作文
常见的材料作文有如下类型:
材料文字材料寓言、典故、名言、短语
现实生活精粹等
图画材料:一幅或多幅,多为漫画(讽刺)
这类题目要求我们根据所给材料,按提示中对于文体、篇幅等的要求自拟题目作文,所拟的文章标题、所写文章的内容,都必须同所给材料、提示有关联。
值得注意的是,以2000年高考作文为标志,产生了一种更注重考查同学们思维品质和写作基本功的作文形式--话题作文。"话题"也是材料,是谈话的中心。题目是为了引出话题,只是写作的起点,作文只要与题目引发的思想感受有关,即切题。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最大的不同在思维方式上:前者呈辐射式,后者呈扇形。和一般的材料作文比较,话题作文有两个鲜明特点:一是审题更加宽松,内容更加宽泛。如2000年高考作文题目明确提示学生"这个话题的范围是很宽泛的,只要与学者的这道题引发的思想感受有关,都符合要求"。这就提醒我们,只要围绕话题构思,想写什么就可以写什么,这为写作提供了极其广阔的天地。二是淡化文体观念(但不是不要文体界限,今年高考题目"注意"项从去年的"文体不限"改为"自选文体"说得更为明确)。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可以根据写作内容选定适当的表达方式,不必拘泥于固定的文体。也就是说,话题作文在内容和形式上彻底松了绑,使同学们能够自由地展现自己最高写作水平。
3综合作文
它的特点是既提供了材料,又提供了作文的标题,要求我们根据材料,按照标题和提示来作文。如1998年高考全国题的大作文:
现今的中学生心理承受力差异较大,有的像鸡蛋壳那样脆弱,有的却很坚韧。那么你是怎样的呢?从后面两个题目中,选择一个适合你的情况的题目,举出实例,写一篇关于你自己的心理承受力的文章。题目: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