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山西大学附中2025-2026学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13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10/14 14:54:5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4题,约20930字。

  2025-2026学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查内容:综合  
  一、阅读(73分)
  (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小明在阅读科学史文献时,被《迷人 哥白尼》这一标题吸引。哥白尼到底迷人在何处呢?他决定对此进行一番学习和探究。
  迷人的哥白尼
  吴国盛
  ①哥白尼被公认为现代科学的肇始者,他的日心说成为现代科学的常识。但正如黑格尔所说,熟知不是真知。谁是哥白尼?他为何要用日心说替代地心说?通常的回答是:哥白尼是一位天文学家,他在《天体运行论》中提出了日心说,日心说更符合天文观测事实。但这样的回答似是而非。
  ②其实,哥白尼是一位教士,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天文学研究,在最后的岁月写出了他的传世之作。长期以来,该书多被译成《天体运行论》,但“天体”这个译名并不正确,对哥白尼而言,“天体”其实是“天球”。天球是希腊数理天文学的基本假定,群星每日旋转,周而复始,运动呈现出周期性和稳定性。让群星镶嵌在天球之上,随着天球统一转动,反映了时人对天空确定性和恒久性的理解。后人不承认有天球的存在,便想当然地把“天球”改译成“天体”,一字之差,无意间拔高了哥白尼,体现了译者时代的科学理念。
  ③哥白尼为什么要用日心说替代已经延续了一千多年的托勒密地心说呢?按照实事求是即为科学精神的一般理解,这当然是因为日心说更加符合天文观测结果。20世纪50年代之前,西方科学哲学也认为,所谓科学无非是既具有内在逻辑结构,又符合观测事实的理论。如果理论不符合事实,它就被证伪了,反之就被证实了。这种科学哲学被称为逻辑实证主义。
  ④50年代后期,科学史家托马斯•库恩打破这种逻辑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启了历史主义科学哲学,强调不能仅从逻辑层面理解科学,而应深入其历史发展过程,考虑科学之外的哲学、宗教和文化背景。在《哥白尼革命》一书中,他指出哥白尼抛弃地心说而提出日心说,并不是因为掌握了什么托勒密体系无法解释的观测证据,而是由复杂多样的时代文化背景导致的。哥白尼继承的是希腊化的数学传统,重在模拟和预测天象,可以自由地构想宇宙体系,不必关心天界的实际物理构造。在他生活的年代,人文主义者相信自然的数学简单性,崇拜太阳,这对他有直接影响。哥白尼明确表示,托勒密体系是一个怪物,各部分之间不够协调统一,不符合希腊人的审美理想。
  ⑤是的,托勒密体系不美,而日心地动体系很美,这就是哥白尼提出天文学变革的主要动机。
  ⑥日心说并不是观测引导的结果,而是审美引导的结果,使得哥白尼学说一直饱受争议。直到18世纪末,在他去世近250年之后,日心说才慢慢成为欧洲人的共识。此时牛顿物理学已经在许多领域取得了全方位胜利,作为牛顿力学前提的日心说也被默认。库恩说,“哥白尼革命”是一场宇宙论革命、物理学革命,尽管哥白尼只是开启了这场革命。
  ⑦库恩显然把包括日心说在内的欧洲近代科学巨变描绘成了一场“科学革命”。又过了半个多世纪,西方科学史界更注重回到原始语境,强调尽量消解宏大叙事,把研究深入到更微观更具体的社会运作中。2011年罗伯特•韦斯特曼出版的《哥白尼问题》打破了库恩的“哥白尼叙事”。他更多采纳人类学的方法,深入调查从哥白尼到牛顿两百多年间数十位相关人物的著作、言论和社会关系,提出必须考虑占星术这条线索,才能充分理解哥白尼的故事。
  ⑧1496年皮科•米兰多拉《驳占星预言》一书出版,书中指出作为占星术基础的天文学存在着根本上的不确定性。韦斯特曼认为,哥白尼提出日心说的深层原因,是为了回应皮科对占星术的批判。包括库恩在内,20世纪科学史家都忽视了这条线索。实际上哥白尼非常熟悉占星圈子的动向,他只是遵循自托勒密以来的传统,严格区分天文学写作和占星术写作。传统研究把哥白尼的故事叙述得过于宏大,但整个16甚至17世纪都不存在“支持哥白尼”和“反对哥白尼”的清晰阵营,根本没有“哥白尼革命”这种整体性的概念。通过牛顿物理学的成功而被人们接受的日心说,已经不是哥白尼的日心说了。
  ⑨哥白尼的故事的确十分迷人。
  (有删改)
  1. 为进一步理解第三段中的“逻辑实证主义”的概念,小明查阅工具书并做了摘抄,以下与本文最相关的一项是(   )
  A. 可说的就是自然科学的命题,即某种与哲学不相干的东西。
  B. 科学命题是经验判断,通过经验证实他为真为假。
  C. 有没有意义是划分科学和非科学的界限。
  D. 对语言做逻辑分析就是哲学的任务。
  2. 小明围绕文中提到的论著梳理文章内容,以下结论符合文义的一项是(   )
  A. 《天体运行论》中的天体假定,拔高了哥白尼对天空确定性的认识。
  B. 《哥白尼革命》中对日心说 研究,开启了历史主义科学哲学一统天下的局面。
  C. 《哥白尼的问题》力图从微观层面调查研究,消解哥白尼研究中的宏大叙事。
  D. 《驳占星预言》表明占心术是造成哥白尼用日心说替代地心说的根本原因。
  3. 能够根据文章内容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
  A. 把“天球”翻译成“天体”,反映了译者时代科学理念的落后。
  B. 哥白尼的日心说没有为天文现象提供新的解释。
  C. 牛顿物理学的胜利是哥白尼的日心说被普遍认可的原因。
  D. 哥白尼的日心说带来的观念的变革来自于研究者的虚构。
  4. 小明在阅读本文后产生了困惑:作者说“哥白尼的故事的确十分迷人”文章却没有给人讲故事的感觉。请你结合下面的材料展开分析,帮他消除困惑。
  文学创作和学术写作都会讲故事。文学创作侧重讲述人物命运及曲折遭遇。围绕一些前后连贯,富吸引力,能感染人的事情展开。学术写作与此不同,在一个社会现象或历史事件为研究对象时,情节再曲折,细节再丰富,文章如果缺乏问题意识,没有学术视角,也不是学术写作。
  5. 哥白尼的故事迷人在何处?小明打算根据本文写一篇读书报告回答这个问题。请你帮他拟写一份提纲。
  【解析】
  【导语】这篇文章以哥白尼为中心,探讨了他作为现代科学肇始者的历史背景和科学哲学变化。文章详细介绍了传统科学观与历史主义科学哲学的对立,通过引用科学史家库恩和韦斯特曼的观点,揭示哥白尼提出日心说的复杂文化动机。文章层层递进,从译名的变迁到科学革命的微观研究,强调哥白尼故事的学术价值和迷人之处。作者通过逻辑严密的论述,展示了科学史研究的重要性。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第三段对“逻辑实证主义”的描述是“20世纪50年代之前,西方科学哲学也认为,所谓科学无非是既具有内在逻辑结构,又符合观测事实的理论。如果理论不符合事实,它就被证伪了,反之就被证实了”,这说明“逻辑实证主义”认为科学命题是通过经验和观测作为判断标准的。选项B的“科学命题是经验判断,通过经验证实他为真为假”与这一概念最相关。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面题目。
  文本一:
  我的漫画
  丰子恺
  我作漫画断断续续至今已有二十多年了。约略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是描写古诗句时代;第二是描写儿童相的时代;第三是描写社会相的时代;第四是描写自然相的时代。但又交互错综,不能判然划界。
  我从小喜读诗词。我所爱的,往往只是一篇中的一段,甚至一句,常把它译作小画,粘在座右,随时欣赏。作画意在笔先,只要意到,笔不妨不到,有时笔到了反而累赘。有人看了我的画,惊骇地叫道:“噫,这人只有一个嘴巴,没有眼睛鼻头!”“眼镜玻璃后面怎么不见眼睛?”对于他们,我实在无法解嘲,只得置之不理。“无言独上西楼”“几人相忆在江楼”“人散后,一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