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4610字。
福建省三明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关税本质上是对跨境商品征收的特别税种,具有调节进出口平衡、保护优质产业、增加财政收入三重功能。根据WTO(世贸组织)规则,成员国平均关税税率应控制在10%以内。2017年全球平均关税税率为6.3%,中国为9.8%,美国为3.4%,欧盟为5.2%。
现代关税机制经过200年演进形成完整体系,包含从价税、从量税到混合税等复杂计税方式。以汽车进口为例,美国对轻型卡车征收25%关税,而对乘用车仅征2.5%,这种差异化的“鸡尾酒式关税”精准保护本土卡车制造业。
2008年金融危机前,全球关税水平持续下降。WTO数据显示,1996-2015年工业品平均关税从26%降至8.8%,农产品从1988年的25.7%降至14.6%。关税的温和运用确实促进了全球贸易繁荣,1990-2008年国际贸易增速长期保持在GDP增速的2倍以上。
特朗普政府将关税异化为战略武器,2018年对华发动的贸易战堪称典型案例。首轮对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关税时,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精心设计打击清单,重点针对“中国制造2025”战略涉及的航空航天、机器人等高科技产品。
钢铝关税更凸显政治算计。2018年3月,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对进口钢铝分别加征25%和10%关税。但数据显示,美国钢铁进口仅占消费量的26%,且主要来自加拿大、巴西等盟友。这项政策实际是为中期选举拉拢铁锈带选民,导致美国汽车业每年增加50亿美元成本。
关税武器产生连锁反应。欧盟被迫对28亿美国商品实施报复性关税,中国采取“同等规模、同等力度”反制措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测算,美国企业承担了90%的关税成本,仅2018年就损失168亿美元。
科技关税成为新战场。美国联合盟友推动“芯片四方联盟”,对中国半导体设备出口实施关税与非关税双重限制。2023年1-5月中国芯片进口额同比下降21%,而美国芯片企业库存却激增至历史新高。
关税战正在重塑全球供应链。墨西哥取代中国成为美国最大贸易伙伴,2023年对美出口增长25%。但这种“近岸外包”推高美国制造业成本,福特汽车墨西哥工厂生产的皮卡,单车成本比中国代工高出1800美元。
当关税沦为政治工具,其经济调节功能必然异化。历史经验表明,1930年《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将美国进口关税提升至60%,直接导致全球贸易暴跌66%。今天的关税战虽然披着现代外衣,其本质仍是零和博弈的旧思维。在全球价值链深度交融的21世纪,任何单边主义的关税武器终将反噬自身。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需要的不是关税大棒,而是更具智慧的全球治理方案。
(摘编自《当关税成为政治武器:全球化时代的贸易博弈真相》)
材料二:
尽管自由贸易政策在理论上要优于干预的贸易保护政策,但由于不同国家之间的利益差别对贸易政策选择的影响,理想中的自由贸易政策并不是现实中各国贸易政策的真实写照。与此同时,由于任何外贸活动都要涉及到至少两个国家的利益,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据WTO规则,成员国平均关税水平应控制在10%以内,2017年数据表明世界各国关税水平均符合 WTO规则要求。
B.2008年金融危机前,全球关税水平持续下降,这确实促进了全球贸易繁荣,同期国际贸易增长速度远超GDP增速。
C.从材料二博弈矩阵可知,在当今全球化大背景下,国家之间采用无关税壁垒的自由贸易政策在现实中取得收益最高。
D.世界贸易组织通过统一的规则和多边贸易体制,协调各国贸易政策,促使各国采用自由贸易政策,推动贸易自由化。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08年金融危机前全球关税水平下降促进了贸易繁荣,说明合理运用关税手段对国际贸易有积极作用。
B.2018年特朗普政府对华发动贸易战,精心设计打击清单,意在通过关税手段遏制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
C.外贸活动中,一国所得往往关联到另一国的让步,这意味着任何国家试图实施贸易自由化都不可能成功。
D.国际贸易采用有关税壁垒的贸易政策而不是收益最高的自由贸易政策,可见国家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博弈。
3.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材料一所强调的“单边主义的关税武器终将反噬自身”观点的一项是( )
A.某国为保护本国新兴产业,对相关进口产品加征关税。
B.两国为争夺市场份额,相互提高关税,影响企业利润。
C.两国通过协商谈判,达成了互免部分商品关税的协议。
D.某国对多国加征关税,导致本国物价上涨,通胀上行。
4.材料一运用大量的具体数据来进行论证,请简要举例分析其论证效果?
5.在国际贸易竞争中,各国的利益往往需要通过谈判来进行平衡,如果你是一位国际贸易谈判代表,面对当前国际贸易形势,要采取怎样的策略来实现贸易政策的优化与各方的共赢,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求雨
汪曾祺
昆明栽秧时节通常是不缺雨的。雨季已经来了,三天两头地下着。停停,下下;下下,停停。空气是潮湿的,洗的衣服当天干不了。草长得很旺盛。各种菌子都出来了。青头菌、牛干菌、鸡油菌……稻田里的泥土被雨水浸得透透的,每块田都显得很膏腴,很细腻。积蓄着的薄薄的水面上停留着云影。人们戴着斗笠,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