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的生活处境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9/18 17:12:27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3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280字。
 语文的生活处境
 叶圣陶先生说:“现代练习作文,既不像从前人那样,为要求取功名,也不像一部分青年所期望的那样,为要成什么文豪文学家;最重要的还在练成一种技能,能够以笔代口,意无不宜,在日常生活中得到种种方便与受用。”
 刘国正先生在《语文教学与生活》一文中说:“语言的独特功能是借助语音和文字摹写生活,离开生活,语言就成了一面照临空虚的镜子,所照空无一物……如果离开生活来对待语文……学生会感到语文是身外之物,远离生活,没有什么实际的用处;会感到读则味如嚼蜡,写则文思枯竭,以致视学习为畏途,产生厌倦情绪。”
 这都告诫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尽力贴近现实生活,语文只要传授给我们语言工具,只要够我们日常生活说话写信就够了。
 但物极必反,过分强调语言的工具价值,过分强调语文的现实功能,则容易导致了语文课堂的泛语文化、语文的泛生活化。例如,《语文学习》2005年第6期的《由鉴赏人物走进自我心灵——<陈奂声上城>教学的情意目标》,相当典型地显示了这种风气。正如杨仕威先生的分析,“由陈奂声的生活联系到学生自己的生活,从形式看是语文教学‘泛生活化’的表现,联系生活在阅读教学中喧宾夺主,‘变成了离开教学文本的生活经验交流’;由作品中的主人公反观自我,牵强地‘提升人生感悟’,这是语文教学中‘伪人文性’的表现,是离开言语大谈情感、态度、价值观。这种阅读教学显然,没有真正走在‘语文’这条路上。”
 我们要心存戒备,语文课不是简单的生活经验的交流,语文阅读不是简单的浏览消遣。
 语文如同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
 因此,我们要尽力让语文与生活保持一定的距离。
 当前语文的处境极为尴尬。一方面语文的世界得到极大的扩展,图书、电影电视、网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一方面语文的领土和净土越来越少,学校忙碌紧张的生活挤压,现实影音资源的巨大冲击,更加上日益社会喧嚣与现实风气的侵蚀,真正纯洁美好的“语文家园”正遭受“水土流失”和“生物入侵”。
 《学会生存》一书中说:“儿童,乃至成年,都是在他们的环境、家庭和社会中,直接地、现成地吸取经验,从而获得他们大部分的教育的。”
 《新语文读本》编委之一的商友敬在《南方周末》上曾发表过一篇题为《语文老师挑剔语文》的文章,在文章中,他说:“语境是外部的生存环境,就像空气,看不到摸不着,但无所不在。每个人都生存在一个具体的语文环境中,在这个环境中形成自己的语文甚至独特的语言风格。由此看来,语文课就是让学生进入到一个最优美、最典范、充满了营养、能使他高度吸收的语文环境当中(进行学习的课程)。一个孩子若在菜市场长大的,他就充满了菜市场的语文;若在医院长大的,他就充满了带有药味的语文。”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