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28180字。
江西省南昌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答题时,请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血缘所决定的社会地位不容个人选择。世界上最用不上意志,同时在生活上又是影响最大的决定,就是谁是你的父母。社会用这个无法竞争,又不易藏没、歪曲的事实来作分配各人的职业、身份、财产的标准,似乎是最没有理由的了;如果有理由的话,那是因为这是安稳既存秩序的最基本的办法。
血缘是稳定的力量。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生于斯,死于斯”把人和地的因缘固定了。世代间人口的繁殖,象一个根上长出的树苗,在地域上靠近在一伙。地域上的靠近可以说是血缘上亲疏的一种反映,区位是社会化了的空间。空间本身是混然的,但是我们却用了血缘的坐标把空间划分了方向和位置。当我们用“地位”两字来描写一个人在社会中所占的据点时,这个原是指“空间”的名词却有了社会价值的意义。这也告诉我们“地”的关联派生于社会关系。
亲密的血缘关系限制着若干社会活动,最主要的冲突和竞争;亲属是自己人,从一个根本上长出来的枝条,原则上是应当痛痒相关,有无相通的。而且亲密的共同生活中各人互相依赖的地方是多方面和长期的,因之在授受之间无法一笔一笔的清算往回。亲密社群的团结性就依赖于各分子间都相互的拖欠着未了的人情。亲密社群中既无法不互欠人情,也最怕“算账”。“算账”“清算”等于绝交之谓,因为如果相互不欠人情,也就无需往来了。
在亲密的血缘社会中商业是不能存在的。这并不是说这种社会不发生交易,而是说他们的交易是以人情来维持的,是相互馈赠的方式。实质上馈赠和贸易都要是有无相通,只在清算方式上有差别。地缘是从商业里发展出来的社会关系。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而地缘却是契约社会的基础。契约是指陌生人中所作的约定。在订定契约时,各人有选择的自由,在契约进行中,一方面有信用,一方面有法律。法律需要一个同意的权力去支持。契约的完成是权利义务的清算,须要精密的计算,确当的单位,可靠的媒介。在这里是冷静的考虑,不是感情,于是理性支配着人们的活动——这一切是现代社会的特性,也正是乡土社会所缺的。
从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合是社会性质的转变,也是社会史上的一个大转变。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材料二: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权利、义务的分配决定于人们在家族等“特定团体”中具有的身份(贵族或平民、父或子、夫或妻等)。个人财产权利与亲族团体的权利纠缠在一起,难以分离。
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晚清旧制,但没有能在社会关系的领域完成一场真正的革新。如果说,新制度取代旧制度可以在革命的狂飙中完成,那么,真正建立起一种新的社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血缘关系稳定而持久,乡土社会以此为标准来分配职业、身份和财产,这不允许个人做选择。
B.传统社会里血缘不仅连接着人与人,也密切了人与地的关系,地域的远近决定着血缘的亲疏。
C.因血缘而派生的身份维系着传统社会的稳定,亲人之间长期的相互依赖使彼此关系更为密切。
D.血缘社会中也存在交易,但这种交易是以人情来维持的有无相通,与现代意义上的商业不同。
2.根据两则材料,下列对“契约”的相关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指出契约是陌生人之间的约定,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熟人间碍于人情难有真正的契约。
B.材料一认为契约关系是从地缘关系中逐步衍生出来的,其与血缘关系只在清算方式上有差别。
C.材料二认为契约以法律为基本调节模式,拥有健全的立法体制和严格的执法系统同等重要。
D.材料二认为在身份关系牢固的农村,契约关系很难立足,即便是发生纠纷,也会倾向讲人情。
3.结合材料二,下列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中国传统社会“身份”关系的一项是( )(3分)
A.古代法典中,出现关于“株连九族”和“血亲复仇”的规定。
B.官员若在职期间父母亡故,法律则规定丁忧,违者均有刑罚。
C.儿子做高级官吏,可审理其父的案件,惩罚其父的失职行为。
D.治人者与治于人者的关系可用“忠”“孝”二字进行概括。
4.材料二的作者认为传统的“身份关系”在当代社会发展中具有怎样的局限性?请简要概括。(4分)
5.相关链接中的新闻事件体现了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的变化,请结合材料一、二分析。(6分)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相关内容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2)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较辨别,确认正确选项。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论点论据的分析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明确文章的观点是什么,文章从哪些角度和层面进行分析论证的,使用了哪些论据,然后结合选项所给的材料进行分析,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4)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应首先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筛选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尤其是首段的中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9题。
旗手
罗烽
周长江在全队里醒得最早,每天是那样,当他爬到小山岭锻炼臂膀的时候,他还看不见太阳的影子。
他在突击队里充当旗手,到明天已经有两年的历史了。两年的时光,和敌人接触不下二百次,队长战死九名,十八名队员中,只有万广源和佟志还是他的老伙伴,其余那些全数伤亡了。
伙伴在不断的恶战中,不断地伤亡和添补着。旗手周长江就在这样环境里,以伙伴和敌人的血培养得一天比一天撒野起来。他左手笔直地举起那面被风撕破的,被血溅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