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酒泉市第二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约7050字。
绝密★启用前
酒泉市第二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七年级语文
考生注意: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所有试题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完成各小题。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生生不息,文人将四季书写于字里行间,带我们【A】(领悟/领略)时序之美。春天,花仙子盛装lì临,眼前花团锦簇,美不胜收,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的牧童的笛声liáo亮响起,【B】(传递/传达)着春的气息,① 惹得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热烈而又粗犷的夏雨迫不及待,它的到来,就更是另一番风情,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② 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生长……当田野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那是秋天来了,给人们以丰收的喜悦。夜晚,玻璃窗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谧【甲】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还有那可爱的水藻,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一并奉献给济南的冬天【乙】这些文学作品已对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逐渐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
①lì临 ______ ②liáo亮 ______ ③应和:______ ④粗犷 ______
(2)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语段中的【A】【B】处分别选填括号内的“领略”“传递”比较合适。
B.语段中画线的词语“四季”“喜悦”“响声”“奉献”都是名词。
C.画波浪线的①②两个句子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D.语段中【甲】【乙】两处的标点符号应当是顿号和省略号。
(3)文段末画横线语句有语病,请把它修改后写下来。(1分)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春节贴春联、拜年,清明节祭祖,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重阳节登高,这些都是传统节日里约定俗成的活动。
B.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之别。“鄙人”“寒舍”“贵姓”属于谦辞,“惠顾”“赐教”“家父”敬辞。
C.安徒生,英国作家,被誉为“世界文学的太阳”。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
D.《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它与《孟子》《大学》《列子》合称为“四书”。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面对国人的麻木不仁,鲁迅决心以文字为匕首,一点一点地刺透敌人的心脏,给国人以警醒。
B. 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同。
C. 路边有一只小鸟在吃食,我小心翼翼地走过,生怕打扰了它吃早餐。
D. 中华民族在任何内忧外患、艰难险阻面前,都表现出了坚韧不拔的英雄气概。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你若盛开,那是_________在春日枝头上的一种情怀。盛开,是花朵潜伏已久的梦,也是它不得不__________的一种职责。盛开,总是美丽的。花朵的盛开是_________,是热闹;生命的盛开是激情,是____________。
A. 悄然绽放 履行 绚丽 奋进 B. 含苞待放 施行 妖艳 前进
C. 悄然绽放 施行 绚丽 前进 D. 含苞待放 履行 妖艳 奋进
5.根据课文及提示默写。(8分)
①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②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③_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④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
⑤古代很多改革家在进行改革时表现出对保守势力的蔑视,不怕邪恶势力阻挠,对前途充满信心,比如王安石就曾在《登飞来峰》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许多生活中看似容易的事,其实做起来并不容易。正如杨万里在《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所说的那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名著阅读。(7分)
经典常读常新,是我们汲取人生智慧的永不枯竭的源泉。本学期,我们共同阅读了经典作品,请完成下列题目。
(1) 小贤要为学弟学妹们做本学期所阅读的《朝花夕拾》一书的荐读演讲,下面是演讲稿的片段,请将下面篇目填在对应的横线上。(只需填选项) (3分)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我建议大家读一读。在书中,有描述鲁迅童年拔何首乌、折腊梅趣事的① ______ ;有表现他在日本与老师交往的② ______ ;还有反映他家乡赛会风俗的③ ______ 。在这些温馨的回忆里,蕴含着深沉的情感和理性的批判,令人回味无穷。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B.《五猖会》
C.《藤野先生》 D.《二十四孝图》
① ______ ② ______ ③ ______
(2)读完这本书,书中的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结合具体事例说说你的理由。
人物: ______
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以下是《西游记》第二十三回《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节选部分,四位菩萨扮
作孤儿寡母,表演了一出招婿入赘的好戏,来考验师徒四人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