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教学设计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择性必修上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2/22 18:18:5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4 总计:1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010字。

  实迷途其未远 觉今是而昨非
  ——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复活(节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细节揣摩玛丝洛娃和聂赫留朵夫的内心,尤其是聂赫留朵夫心灵的变
  化,了解“心灵辩证法”。
  2.探究 “复活”的内涵,理解作者在作品中寄寓的真挚情感、深刻思想和
  创作意图,了解“托尔斯泰主义”。
  3.思考社会背景对人物性格命运的决定性作用,探索各地不同的民族文化和
  社会历史风貌。
  二、重点难点
  体会托尔斯泰对人生、人性的思考,对人类道德和价值的不断追求,学习联
  系社会现实就人性与道德展开深入探讨
  三、教学方法
  批注法、讨论法、提问法、小组合作法等
  四、学习过程
  【导入】
  一、总结阅读,回顾导入
  通过前一个课时的学习,我们知道玛丝洛娃和聂赫留朵夫在监狱里相认了,
  感受到了聂赫留朵夫心理变化的过程,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深入探究 “复活”
  的内涵。
  【新知学习】
  任务二 探究“复活”的内涵。
  活动一:辩一辩
  1
  1.聚焦课文后半部分,玛丝洛娃要男主人公动用金钱权力帮自己开释,聂赫
  留朵夫能够拯救玛丝洛娃吗?
  点拨:推断 1——可以拯救
  推断 2——不能拯救
  【设计意图】玛丝洛娃的复活越是艰难,越能体现聂赫留朵夫人性复苏的可
  贵和道德自我完善的力量。
  活动二:析一析
  2.面对着自甘堕落、精神麻木的玛丝洛娃,聂赫留朵夫为什么那么痛苦?
  点拨:
  聂赫留朵夫身上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复活”了的既是聂赫留朵夫,也是玛丝洛娃,还有同是贵族的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主义”是俄国著名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重要思想的结晶。一方面,它体现为对现实的无情批判;另一方面,它宣扬了赎罪、拯救灵魂、“道德自我完善” “不以暴力抗恶” 等观点,这是一种属于托尔斯泰自己的宗教“博爱”思想。
  【设计意图】理解作者主张通过道德的自我完善,寄托于宗教,寄托于“博
  爱”忏悔来改变世界的创作思想。
  3.列夫•托尔斯泰说“所有人身上同时存在着两个人。一个是精神的人,他
  所追求的是那种对己统一的幸福;一个是兽性的人,他一味追求个人幸福,并且
  为了个人幸福不惜牺牲全人类的幸福。” 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的“复活”,是
  精神的人战胜了兽性的人,道德的人战胜了非道德的人,对此你有什么感想,请
  以“人性与道德”为话题,写一段文字,谈谈你的感想。
  参考理解:
  人性是在一定社会制度和历史条件下人的本性,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