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同步练习29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必修下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12/26 10:51:4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080字。

  16.2《六国论》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填空内容与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阿房宫赋》中指责秦搜刮财物时一分一厘也不放过,挥霍起来却毫不珍惜的两句是(奈何取之尽锱珠,用之如泥沙)。
  B.《六国论》中,苏洵论述“不赂者以赂者丧”时,用“(且燕赵处秦革灭迨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两句来说明燕、赵两国所处的困境,从而证明它们灭亡是迫不得已。
  C.《阿房宫赋》中“(二川融融,流入宫墙)”两句写有两条河流在宫墙内流淌,借“水”来侧面衬托阿房宫之大。
  D.苏洵在《六国论》中对北宋王朝的批评是很尖锐的,他说:“(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还比不上六国国君的智慧。
  2.下列对成语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明察秋毫:出自《孟子》“明足以察秋毫之末”。本指视力好到能看清鸟兽秋天所生的细毛的尖端,后多形容人目光敏锐,能洞察一切。
  B.踌躇满志:出自《庄子》“为之踌躇满志”。形容人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样子。踌躇,得意的样子;志,指意愿。
  C.钩心斗角:出自杜牧《阿房宫赋》“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本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致工巧,现比喻各用心机,相互争斗、排挤。
  D.日削月割:出自苏洵《六国论》“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原本是形容秦国不断攻打六国,占领的土地面积不断扩大,现比喻逐步侵吞蚕食。
  3.下列对文化常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思厥先祖父”中的“先”表示已故的,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称已故的皇帝为先帝,称已故的父亲为先考或先父。
  B.媵,指古代嫁女时随嫁的人。杜牧《阿房宫赋》中的“妃嫔媵嫱”中的“媵”即为此意。
  C.故事,旧日的典章制度;例行的事。《六国论》中“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中的“故事”即此意。
  D.嘉祐是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般由君主发起,汉武帝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建元,此后形成制度。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历史事实是否需要判断?答案是肯定的。“史之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之急务,为国家之要道。”对历史事实做出判断,是人们运用历史知识服务于人生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的基础。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