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专题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 资源简介:
约28620字。
非连续文本阅读
【材料一】
关于“造成青少年肥胖的原因”的社会调查。
(选自《中国青年报》2021年11月4日,有删改)
【材料二】
①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助理教授琳赛??加亚科斯告诉CNN:“有证据表明,儿童时期的超重将被‘带入’成年阶段,并增加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一些癌症的风险……在缺乏有效营养管理的情况下,随着儿童和青少年的年龄增长,中国成人的肥胖率可能大幅上升。”
②人口肥胖可能导致医疗支出增加,推高社会成本。如何面对激增的“小胖墩儿”?
③专治肥胖的医院应运而生。《日本经济新闻》网站报道称,一些医院为超重人群提供减肥套餐,结合针灸、中药和运动等手段帮助减重。很多前来减肥的患者是儿童,就饮食过量和运动不足等问题接受专业的指导。此外,各种减肥夏令营也颇受家长和孩子们的欢迎。
④其实,不只是中国,很多国家的儿童肥胖问题都很严重。《日本经济新闻》援引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一份报告称,全球5岁以下的超重和肥胖儿童已达4200万人。报告指出,很多超重和肥胖儿童生活在新兴市场国家,这些国家超重和肥胖儿童的增长率较发达国家高出30%。
⑤给含糖饮料加税,几乎成为世界各国的“控肥标配”。汤加、墨西哥、英国、阿联酋近年来相继用高税收对含糖饮料“说不”。日本也经历过儿童肥胖率升高的阶段,从1970年的3%增至2000年的10%。通过科普等活动,日本2010年之后的儿童肥胖率呈现出略微下降的趋势。
(选自《河南日报》2019年6月19日,有删改)
【材料三】
⑥学校的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必须遵循科学的教育规律,秉持科学的育人态度,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这与赛场上的体育竞技目的不同,方向也不太一样。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前职业运动员,要胜任体育老师一职、做到知行教合一,还需接受师德师风、教学规则、教育心理等教书育人方面的素质培训。有关部门不妨尽快探索建立一套可靠的培训、考核和准入机制,畅通退役运动员获得从运动员到体育老师身份转变的合法渠道。
⑦体育不是可有可无的“佐料”,体育教育是经世致用的学问。“让孩子们跑起来”,目的既在于增强体质以应对“小眼镜”“小胖墩”频出等问题,更在于从娃娃抓起,让下一代懂得“一身动则一身强”“一国动则一国强”的道理,在快乐的运动中学好体育、强健体魄,增强国民身体素质,抖擞中华儿女精神。
(选自《光明日报》2021年1l月1日﹐有删改)
【材料四】
⑧北京市“双减”政策也对学生和家长提出了一些新要求。“对于同学们来说,要加强体育锻炼,防止自己变成小胖墩、小眼镜;要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要多关注生活实际和各种事物,多阅读思考,把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应用起来。家长也要加强学习,当然不是说让家长去学习学科知识,而是了解、研读‘双减’工作中,家长参与、家校联动的内容,家长应该怎样从孩子的个性爱好出发,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教辅材料、安排合适的活动,应该怎样设计家庭教育才能既保护和发挥孩子的个性特长,又能补齐短板,家长还需要学会跟孩子沟通。要安排好孩子的居家生活,细心关注孩子的思想情绪变化,倾听孩子心声,做孩子的朋友,形成良好沟通互动模式。要指导孩子合理用好在家时间,督促孩子按时就寝,确保充足睡眠。希望在全社会的努力下,共同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奕说。
(选自《光明日报》2021年8月18日,有删改)
1.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
2.北京市“双减”政策分别给学生和家长提出了怎样的要求?请结合【材料四】简要概括。
3.下列关于“如何面对激增的‘小胖墩’”的做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培养孩子健康规律的饮食习惯,教育孩子不能暴饮暴食。
B.号召父母带小孩去专治肥胖的医院做减肥手术,以控制孩子的肥胖。
C.指导孩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让孩子少喝含糖的饮料等。
D.减轻孩子的课业负担与心理压力,保障孩子的睡眠时间。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调查表明,户外运动的时间过少是造成青少年肥胖的最主要的原因。而户外运动时间过少,主要是因为现在的青少年过于懒惰、不喜爱运动。
B.过度肥胖会大大加重孩子的身体与心理负担,并增加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C.退役运动员直接兼职学校的体育老师,因为本身的专业知识已经非常丰富,因此无须经过任何培训即可上岗工作,完全能够胜任体育课的教学工作。
D.“双减”不仅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更减轻了家长的照管负担。“双减”完全实施之后,家长只需提供学生的一日三餐,其他无须再操心。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近几十年来,数字计算机已经改变了几乎所有经济部门的工作,我们正处于一个更加迅速转变的开始阶段,但关于机器学习对劳动力和经济影响的认识并未确定。目前一些工作的一部分适合机器学习,而其他部分还不适合。因而,机器学习对劳动力和经济的影响还是有限的,还没有像有些人宣称的那样——会迎来“工作的终结”。
②我们认为,当下关于机器学习可能对劳动力和经济产生影响的讨论,应该从两个基点出发:第一,我们离通用人工智能还很远;第二,机器不能完成人类的全部任务。可以预测,在机器学习日益渗入应用领域的过程中,剩下不适合机器学习的任务将会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