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四地四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25360字。
福建省三明市四地四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共32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人民民主专政和团结国际友人,将使人们的建设工作获得迅速的成功。全国规模的经济建设工作业已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的极好条件是有4.75亿的人口和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我们面前的困难是有的,而且是很多的,但是我们确信:一切困难都将被全国人民的英勇奋斗所战胜。中国人民已经具有战胜困难的极其丰富的经验。如果我们的先人和我们自己能够渡过长期的极端艰难的岁月,战胜了强大的内外反动派,为什么不能在胜利以后建设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呢?只要我们仍然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只要我们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和团结国际友人,我们就能在经济战线上迅速地获得胜利。
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
(摘编自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有删改)
材料二:
近些年来,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零和博弈、单边主义等严重干扰全球化进程,给全球经济治理带来严峻挑战。人类命运共同体围绕亟待解决的时代问题,为人类走向共同繁荣、继续享受全球化红利提供新路。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A.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提出了一系列合作共赢的主张,这与毛泽东讲话中“团结国际友人”的目的是完全一致的。
B. 党的二十大报告为全球经济治理指明方向,充分肯定了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对世界发展做出的独特贡献。
C. 毛泽东在讲话中展望了未来的经济和文化建设,“只要……就”和“迅速地”表明对振兴民族经济的自信与豪情。
D. 当今中国电影处于新的历史节点,《红海行动》属于新主流电影,为观众展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2. 下列说法中不能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3分 )
A.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古今贤文》
B.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礼记》
C. 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老子》
D. 心合意同,谋无不成。 ——《非有先生论》
3. 材料二论证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4分 )
4. 根据材料三,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到2035年要建成文化强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谈谈中国电影应如何展现国家文化软实力。( 6分 )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没有被斗败的人(节选)
海明威
公牛追着帆布,刚冲了一半,就停了下来。它又采取守势。曼纽尔拿着剑和红巾,朝它走去。曼纽尔在它面前挥动红巾。公牛就是不冲。
曼纽尔侧身朝着公牛,顺着下垂的剑锋瞄准地方。公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