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同步练习25
- 资源简介:
约15170字。
5.2《边城(节选)》同步练习
一、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边城(节选)
沈从文
(一)
翠翠不能忘记祖父所说的事情,梦中灵魂为一种美妙歌声浮起来了,仿佛轻轻地各处飘着。翠翠只迷迷糊糊地躺在粗麻布帐子里草荐上,以为这梦做得顶美顶甜。祖父却在床上醒着,张起个耳朵听对溪高崖上的人唱了半夜的歌。他知道那是谁唱的,他知道是河街上天保大佬走马路的第一着,又忧愁又快乐地听下去。
第二天天一亮,翠翠就同祖父起身了,用溪水洗了脸,把早上说梦的忌讳去掉了,翠翠赶忙同祖父去说昨晚上所梦的事情:
“爷爷,你说唱歌,我昨天就在梦里听到一种顶好听的歌声又软又缠绵,我像跟了这声音各处飞,飞到对溪悬崖半腰,摘了一大把虎耳草,得到了虎耳草,我可不知道把这个东西交给谁去了。我睡得真好,梦得真有趣!”
祖父温和悲悯地笑着,并不告给翠翠昨晚上的事实。
昨晚上唱歌的,老船夫还以为是天保大佬,日来便要翠翠守船,借故到城里去送药,探听情况。在河街见到了大佬,就一把拉住那小伙子,很快乐地说:
“大佬,你这个人,又走车路又走马路,是怎样一个狡猾东西!”
但老船夫却做错了一件事情,把昨晚唱歌人“张冠李戴”了。这两弟兄昨晚上同时到碧溪岨去,为了作哥哥的走车路占了先,无论如何也不肯先开腔唱歌,一定得让那弟弟先唱。翠翠同她祖父晚上听到的歌声,便全是那个傩送二佬所唱的。大佬伴弟弟回家时,就决定了同茶峒地方离开。这时正想下河去看新船装货。老船夫见他神情冷冷的,他拍了大佬一下,轻轻地说:
“你唱得很好,别人在梦里听着你那个歌,为那个歌带得很远,走了不少的路!你是第一号,是我们地方唱歌第一号。”
大佬望着弄渡船的老船夫涎皮的老脸,轻轻地说:
“算了吧,你把宝贝女儿送给了会唱歌的竹雀吧。”
这句话使老船夫完全弄不明白它的意思。老船夫搓着手说:
“大佬,听我说句正经话,你那件事走车路,不对;走马路,你有分的!”
那大佬把手指着窗口说:“伯伯,你看那边,你要竹雀做孙女婿,竹雀在那里啊!”老船夫抬头望到二佬,正在窗口整理一个渔网。
回碧溪岨到渡船上时,翠翠问:
“爷爷,你同谁吵了架,脸色那样难看!”
祖父莞尔而笑,他到城里的事情,不告给翠翠一个字。
(节选自沈从文的《边城》第十四章)
(二)
两人吃完饭坐在屋里,因屋前滨水,长脚蚊子一到黄昏就嗡嗡地叫着,翠翠便把蒿艾束成的烟包点燃,向屋中角隅各处晃着驱逐蚊子。晃了一阵,估计全屋子里已为蒿艾烟气熏透了,才搁到床前地上去,再坐在小板凳上来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摘了一大把虎耳草,得到了虎耳草,我可不知道把这个东西交给谁去了。”这句话暗示了翠翠当时朦胧的爱情状态,契合翠翠当时的现实处境。
B.天保、傩送兄弟二人都爱上了翠翠。天保走车路(托人提亲),没有得到明确的答复;傩送走马路(通过唱歌表达爱意)胜过天保,天保主动退出竞争,离开茶峒。
C.“祖父温和悲悯地笑着,并不告给翠翠昨晚上的事实。”这句话表明祖父心思细腻,他不想让孙女过早地涉入爱河,饱尝爱的伤痛,所以瞒着孙女。
D.“翠翠,梦里的歌可以使你爬上高崖去摘那虎耳草,若当真有谁来在对溪高崖上为你唱歌,你预备怎么样?”这是爷爷的语言描写,表现祖父对孙女爱情的关心。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一)描写翠翠做了一个“顶美顶甜”的梦,是通过梦境来表现翠翠对爱情的朦胧渴望,也巧妙地点出了傩送为她“唱了半夜的歌”的事实。
B.选文(二)从环境渲染、人物对话、人物心理、人物行动等多个角度和层面来表现翠翠情窦初开的形象特征。
C.文本情节集中,运用了两条线索,以船夫对翠翠的关心为明线,以天保兄弟对翠翠的感情为暗线,明暗结合,富有韵味。
D.小说语言夸张幽默却又生动形象,主要以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尤其是擅于通过对话展现人物性格和心理。
3.文本(二)的结尾为什么要描写月光和白雾?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对于“唱歌”,翠翠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微妙的变化?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边城(节选)
沈从文
为了避雨,祖孙二人同那只黄狗,走到顺顺吊脚楼上去,挤在一个角隅里。有人扛凳子从身边过去,翠翠认得那人正是去年打了火把送她回家的人,就告给祖父:
“爷爷,那个人去年送我回家,他拿了火把走路时,真像个山上的喽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