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下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 资源简介:
约22520字。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江苏省徐州市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抽测八年级语文试题
(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0~12题。(9分)
【甲】
①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②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③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是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选自《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乙】
这场疫情要教会我们的是感思。这些天,你也一定看到很多感人的画面,看到穿着白大褂的医生叔叔连续十几个小时站在手术台前;看到摘下口罩的护士阿姨,脸上被口罩带勒出的血痕;看到社区工作人员,不厌其烦地敲开你家的门,耐心告诫你们,“请不要外出了,都好好待在家里吧。”亲爱的同学们,在一场大的灾难面前,真正的英雄,不是台上夸夸其谈指手画脚的人,也不是在镜头前搔首弄姿唱着赞歌的人。真正的英雄就是那些平凡的默不作声地做好一件又一件微小事情的人。真正的英雄是在工地连续工作24小时,赶着建成火神山医院的农民工,真正的英雄是靠着肩扛手提从国外背回5000个口罩送到医院去的小伙子,真正的英雄是在武汉开着车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的司机伯伯……而有一位这样的司机伯伯就在昨天,因为感染病毒永远离开人世了,他叫何辉。亲爱的孩子,让我们铭记这个名字。
亲爱的同学们,一场灾难就是一本教科书,它要教会我们的东西远不止这些,我们要用心习得,慢慢领悟!
(选自《一场疫情,一本带来人生要义的教科书一致每一个特殊时期在家的孩子》)
10.对选文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甲】文告诉我们要有格物致知精神,【乙】文希望我们从疫情中学会感恩;两篇演讲词均情辞恳切,表达了殷切的期盼。
B.【甲】文结尾对“我们这一代”的实验精神提出了希望;【乙】文结尾号召同学们面对灾难要“用心习得,慢慢领悟”。
C.【甲】文论证上层层推进,环环相扣,逻辑严密;【乙】文论证上正反对比,突出强调,说服力强。
D.两文都用了举例分析,【甲】文古与今事例对比,国内外事例阐释,都恰如其分。
11.【甲】文“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这方面”是指哪一方面?(2分)
江苏省宿迁市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八年文语文试题
( 一)
为了呼吁大家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小宿找来三则材料,请你根据要求回答
问题。
【材料一】
《典籍里的中国》是中央电视台一档大型文化节目。面对互联网时代便捷性、碎片化、 快餐式的传播特点,面对“今天的中国,到底还有多少人在安安静静地阅读传统经典?又 有多少人读得懂、读得进传统典籍? ”的问题,这档以优秀典籍为切入口,共享民族记忆、 接续民族精神的文化经典节目应运而生。第一季节目播出后,创下同类型题材节目收视新 话题阅读量及播放量超 60 亿次,在海内外掀起“典籍热” ,被网友赞为“神仙 综艺”。
优秀典籍,既是中华民族的共享记忆,也是我们与历史的精神接续。《典籍里的中国》 聚焦流传千古、享誉中外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