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12410字。
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4分)阅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并给加点字注音。
阅读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情感体验和收获。刘成章的安塞腰鼓让人惊心动魄,也让人对生命有了大彻大悟;吴伯箫引述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将,表达自己做“灯笼下的马前(zú),看得人热血沸腾;竺可桢通俗易懂地讲解;美国的生态学家利奥波德告诉我们,3月份美国威斯康星州(zhǎo)
大彻大悟
马前(zú)
物候学
(zhǎo) 泽地
2.(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日常书面或口语表达中,常见的语病有“句式杂糅”,如“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旅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作者之手。”这句话就是思路不清,把句末“作者之手”去掉就行了。
B.阿西莫夫的《恐龙无处不有》使用“恐龙化石无处不有”证明了板块构造理论;而《被压扁的沙子》一文中用“被压扁的沙子”证明恐龙灭绝的原因,“恐龙灭绝”在前者中是结果,在后者中是材料,可见,多角度、多侧面看问题才是科学的思维方法。
C.《回延安》极富地域特色,除了因为全诗用陕西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如“几回回”“树根根”“羊羔羔”“白生生”这些“信天游”式的言语;还在于诗中特意描写了延安当地农村的生活场景。
D.《小石潭记》作为一篇游记,采用移步换景方法,描写出小石潭及周围景物的特点。随着作者游览的脚步,心情由乐转悲,最后又转为乐。
3.(8分)古诗文默写。
传统文化中的古诗文是一个多彩的世界,其中有美丽的景致,有丰富的情感,跟随柳宗元去欣赏小石潭四周“青树翠蔓,① ,② ”的美丽幽深;读《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跟着孟浩然一同感受洞庭湖“③ ,④ ”水天合一的壮阔;读到王勃对友人说“⑤ ,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我们对“心相近,就从未走远”有了更直观的体会 ,胡为乎泥中?”的质问,我们能深刻体会到劳役者内心的苦痛;吟诵“关关雎鸠,⑧ ”,就好似看到美丽女子在水中划船采荇菜的身影。
4.(4分)名著阅读。
第一个开门授徒发扬光大那非农非工非商非官的是“士”的阶级的是孔子。孔子名丘,他家原是宋朝的贵族,贫寒失势;儒士是以教书和向礼为职业的,他却只是一个“老教书匠”。他的教书有一个特别的地方,不问身家,只要缴相当的学费就收……他又带着学生周游列国;这也是从前没有的,他一个人开了讲学和游说的风气,以这种姿态创始了所谓“儒家”。
这段话讲的是“儒家”的诞生,选自《经典常谈》中《诸子第十》一章,你从中体会到这本书的哪些艺术特点?请结合这段文字谈一谈。
5.(4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开始利用空中课堂进行线上教学,学生视力可能会因长时间对屏阅读而受到一定损害;况且,学生平时在学校也要保证一个小时的锻炼时间。因此, 。如何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参与锻炼的热情?不少学校想到了组织网络运动会,这是一种创新的教学形式,能够迅速吸引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
(1)联系上下文,在文段横线上,补写恰当的语句,逻辑严密。
(2)文段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你的修改意见。
6.(6分)八(1)班正在进行“古诗苑漫步”综合学习活动,邀请你参与活动。
(1)春秋两季风景宜人,走进古诗苑,你会发现很多描写春色秋景的佳句,哪两项描写的是春天?哪两项描写的是秋天?
A.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B.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