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辽东区域教育科研共同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3题, 约15620字。
辽宁省辽东区域教育科研共同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没有文化自信,不可能写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
古往今来,世界各民族无一例外受到其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上产生的文艺精品和文艺巨匠的深刻影响。中华民族精神,既体现在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和奋斗业绩中,体现在中国人民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中,也反映在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产生的一切优秀作品中,反映在我国一切文学家、艺术家的杰出创造活动中。
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都留下了无数不朽作品。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共同铸就了灿烂的中国文艺历史星河。中华民族文艺创造力是如此强大、创造的成就是如此辉煌,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我们应该为此感到无比自豪,也应该为此感到无比自信。
(摘编自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材料二:
新时期文学30年中,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中国作家在格外注重借鉴和转化近现代西方文化与文学传统资源的同时,也开始逐步继承和转化中国古代以儒道释为主的文化传统和有别于民间文学的文学传统。
虽然在新时期文学30年中出现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华民族留下的无数不朽作品,共同铸就了灿烂的中国文艺历史星河,展现了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
B.凡是写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的人,都具备了文化自信,从而使民族具有精神独立性,使国家兴盛进步。
C.“寻根文学”作家具有文化寻根思维和意识,他们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寻根深入到了中国古典文体的寻根。
D.从传统文化转化角度看,《白鹿原》中朱先生和白嘉轩都展现了传统儒家文化人格在乱世中的民族精神力量。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是讲话稿,高屋建瓴地论述了坚持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材料二是学术论文,集中论述了“寻根文学”的特点。
B.材料一以道理论证为主,材料二综合运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正反对比等多种论证方法,论证更为全面深刻。
C.材料二中提到了“先锋文学”“寻根文学”“泛寻根文学”等专业术语,并举例进行解释,读起来并不生涩难懂。
D.材料二认为,李準和陈忠实的创作几乎一脉相承,他们通过作品展示民族精神力量,对民族精神世界充满自信。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唐代诗人李白高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B.唐代文学家张说认为“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
C.清末文学家龚自珍说:“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D.日本以《三国演义》为蓝本,拍摄了《三国志新解》。
4.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古诗文篇目相较于老版教材大幅增加,作为一名高二学生,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
5.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新时期文学创作如何更好地体现中华民族精神。
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给我一枝枪
茹志鹃
我赤手空拳,紧贴在绝壁上,面前是万丈深渊,战斗机笔直地俯冲下来,在我头上掠过,接着,咯咯地射来一串机枪子弹,第二架又怪声啸叫着,从我头上擦过去,接着第三架,羞辱我,威吓我,而我只有怒目相对。我要是有一枝枪,哪怕是一枝短枪,我也不会遭到这样肆无忌惮的欺凌,我愤怒地大喝一声:“强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