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11210字。
江苏省徐州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句子默写
1.古诗文默写。
小语最爱阅读古诗文,认为诗文最寄情。“(1)土地平旷,______________ ”,这是陶潜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隔篁竹,闻水声,(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柳宗元初遇小石潭的欣喜:“(3)______________,胡为乎泥中?”这是受奴役者非人的处境以及他们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关雎》中“求之不得,(4)______________”这是爱而不得、日思夜想的执着与深情;《子衿》中“一日不见,(5)______________”这是思而不见的无可奈何之情:《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心怀希冀,借鱼来婉转含蓄地表露从政的心愿;《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王勃告诉我们:“(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面对别离,要相信真挚的友情可以克服空间的阻隔,消除孤独的苦闷。
二、基础知识综合
2.根据语境作答。
有人说:语文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微型百科全书:有人说:语文是一个折射人生的A 的世界;有人说:语文是(1)kuī( )视人类心灵的窗口;有人说:语文是真诚而忠实的朋友……语文以书籍为媒介,因积累而B ,因阅读而深(2)suì( )因思考而动人。在这里,你可以呼唤出千百年前的古人,他们深情地讲述历史,也可以请出你最熟悉的同代人,叙述人人都可能经历的日常生活。你吐(3)露( )的喜怒哀乐,使人开怀大笑,也使人热泪沾(4)襟( )。
语文学习还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调节人与世界的关系。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 ; ; 。这样,人才能实现从“小我”向“大我”的转变,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2)为文中AB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五彩缤纷 五光十色 丰厚 丰富
(3)修改文中画线的语病,把正确的句子写下来。
(4)文中横线处的语句,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
a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
b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
c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
A.bac B.bca C.cba D.cab
三、选择题
3.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的源头。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关雎》和《蒹葭》都是“风”,指国风,属于地方民歌民谣。
B.刘成章的《回延安》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形式,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C.记是古代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叙事、状物、记人、写景来抒发感情或发表见解。
D.我国古代有多种纪年法,“天启王成秋日”属于干支法。
四、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刘先生者,河朔人,年六十余,居衡岳紫盖峰下。间出衡山县市,从人丐得钱,则市盐酪径归,尽则更出。环百里人皆熟识之。县市一富人,尝贻一衲袍,刘欣谢而去。越数日见之,则故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