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台市第五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度春学期学情练习检测八年级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八年级下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6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5/1 13:38:0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2650字。

  2022~2023学年度春学期学情练习检测
  八年级 语文试题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
  一、积累与应用(30分)
  1. 请用诗文原句填空。
  (1)为山九仞,__________ 。(《尚书??旅獒》)
  (2)__________,只见一斑。(《晋书??王献之传》)
  (3)战战兢兢,如临深渊,__________。(《诗经??小雅》)
  (4)__________,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回延安》)
  (5)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__________ 。(《回延安》)
  (6)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__________,__________。(《桃花源记》)
  (7)__________,皆叹惋。(《桃花源记》)
  【答案】    ① 功亏一篑    ② 管中窥豹    ③ 如履薄冰    ④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    ⑤ 长江大河起浪花    ⑥ 黄发垂髫    ⑦ 并怡然自乐    ⑧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中注意“篑、窥、履、糜、髫、具”等字的正确书写。
  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好文章需要反复品读,尤其是好词好句,所以摘录积累是一个不错的语文学习方法。在课文中,你可以积累很多优美的句子。譬如:《社戏》中“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有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安塞腰鼓》中,“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tián()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大自然的语言》中“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xiāo()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
  请给语段中的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蕴(          )藻(2)亢(         )奋
  (3) tián(         )静(4) xiāo(         )声匿迹
  【答案】    ① yùn    ② kàng    ③ 恬    ④ 销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蕴——yùn。蕴藻:水草名。
  亢——kàng。亢奋:极度兴奋。
  tián——恬。恬静:安静;宁静。
  xiāo——销。销声匿迹: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露面。
  3.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初夏时节,万物蓬勃,草长莺飞,虫鸣、鸟语、潺潺流水之声汇成了大自然最动听 歌声,一切都散发出无限的活力。
  B. 当一切戛然而止,这个世界猛然出奇地安静,人们忽然觉得这个地方如此陌生,如此遥远。
  C. 他从小就在外面闯荡,所以对人情世故很是练达。
  D. 一路上风雪载途,多年没有返回家乡的他对回家的期盼更加强烈了。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
  A.草长莺飞: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根据“初夏时节”语境,可知使用不当;
  B.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终止。此处形容所有声音都停止,使用正确;
  C.人情世故:为人处世的道理。此处形容他对为人处世的道理很熟悉,使用正确;
  D.风雪载途:一路上都是风雪交加,形容旅途艰难。此处形容他一路上旅途艰难,使用正确;
  故选A。
  4.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回延安》这首抒情诗是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两行一节,节内押韵,形式活泼,节奏自由。
  B. 鲁迅在小说《社戏》中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回忆了少年的“我”在平桥村看戏以及吃美味的罗汉豆的故事,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
  C. 说明文,按说明内容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大自然的语言》是事物说明文,《恐龙无处不有》《被压扁的沙子》为事理说明文。
  D. 陶渊明是东晋诗人、辞赋家,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著有《陶渊明集》。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C.表述不正确。《大自然的语言》是事理说明文,而非“事物说明文”。故选C。
  名著阅读。(7分)
  5. 根据阅读的名著,完成下列题目。
  (1)《经典常谈》是_________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其中介绍了汉字的由来,让我们知道 _________造字的传说;介绍了古代的字典,即许慎的 《______________》,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字书。
  (2)有人建议阅读《经典常谈》时,可以选择《诗经第四》《辞赋第十一》《诗第十二》进行组合阅读,这样能够完整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过程及其成果。你是否同意这一建议?结合名著阅读方法,说说你的看法。
  【答案】(1)    ① 朱自清    ② 仓颉    ③ 说文解字
  (2)同意。这种阅读方法是选择性阅读,读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