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练习高三语文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1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4/8 22:46:2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5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3541字。

  海淀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练习
  高三语文 2023. 04
  本试卷共10页,150分。考试吋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 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源泉,对国家繁荣富强、人民生活改善和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新时代新征程,必须与时俱进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能源安全新格局,以能源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22》(下称《报告》)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能源供应保障能力稳步提高。2021年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达到43.3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6.3%,增速较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原煤产量41.3亿吨,创历史新高;原油产量1.99亿吨,连续三年稳定增长;天然气产量207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8%;电力生产全年新增发电量超过7500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
  《报告》同时提到,我国能源消费增长依然较快,2021年全年能源消费同比增长达5.2%,在全球能源供需矛盾突出的背景下,我国一度出现能源区域性、时段性供应紧张的情况。对于未来国家能源需求,中国工程院武强院士为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2020年我国每人每年耗能约3.5吨标准煤,按照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假设人均能耗翻一倍,2050年将增加到7吨。如果我国能源进口依赖度和能效科技水平不变,那么我国能源总产量需要在目前的基础上也翻一倍,达到80多亿吨标准煤产量,才能满足人均能耗翻倍的需求。
  在他看来,根据我国目前“缺油、少气、贫高品位铀、相对富煤”的能源禀赋特征,再加上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逆向分布明显的问题,即中东部地区能源消费量占全国比重超过70%,而重要能源基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同时考虑水土气的环境污染、生态退化、全球气候变化等约束条件,本世纪中叶我国很难有效提供如此巨大的能源产量来满足需求。武强认为,要解决未来社会发展与能源不足的矛盾,就需要赶好“开源、节流、升级”三驾马车,多途径实现能源的高质量发展,切实把能源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
  可再生能源是开源的主要增量。我国可再生能源丰富,除了风、光、地热等已开发的,我国在煤层气、页岩气和煤炭地下气化等方面的开发潜力同样巨大。由于可再生能源天生具有间歇性、随机性和波动性,其规模化开发利用必须首先研发调节技术。在解决了具体技术问题后,干热岩、可燃冰和“人造太阳”等能源储量巨大的新能源,也能作为重要的能源供给。
  我国能源“提效节流”的空间还很大。目前创造1万美元GDP需消耗约3.4吨标准煤,远高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产生差距的原因除了能效科技水平不足,也与产业结构有关。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以低能耗、高精尖技术产业为主,而我国则以矿山、化工、冶金、水泥等高能耗、单向度产业为主。
  鉴于我国能源禀赋特征,我们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尽快打造煤炭工业升级版,着力推进化石能源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化开采,清洁、高效、低碳、集约化利用。
  (取材于章建华、里雨曦、党亚萌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核能是人类最具希望的未来能源之一,其应用和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代表了世界核电技术先进水平的“国和一号”,是我国三代核电自主化标志性成果,集中国核电技术和产业创新之大成。
  山东荣成“国和一号”示范工程建成投运后,平均每
  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我国能源现状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根据《报告》,2021年煤、油、气、电的产量均创历史新高。
  B.能源生产和消费逆向分布的特点直接导致能源进口量上升。
  C.能源禀赋特征与环境、生态、气候等条件存在巨大矛盾。
  D.可再生能源丰富,但也具有间歇性、随机性和波动性特点。
  2.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国和一号”技术安全性高,工程建设周期短,供能经济、环保。
  B.“国和一号”开启的能源发展模式是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代表。
  C.荣成“国和一号”示范工程的“核能供热”项目可以满足山东省清洁供热的需求。
  D.荣成“国和一号”示范工程的“海上风电”项目将对海洋资源进行立体化开发。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实现时,人均能耗将会上翻一倍。
  B.在未来几年内,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的地位将被新型能源取代。
  C.荣成“国和一号”示范工程建设全方位体现了“开源、节流、升级”的战略。
  D.能源结构转型不仅要强调能源质量,更要考虑能源数量和供需平衡等要素。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不符合我国新时代能源发展建设方向的一项是(3分)
  A.化石能源开发利用低碳化 B.能效科技水平持续稳定化
  C.全产业链技术创新协同化 D.产业结构发展布局系统化
  5.在“新时代•新发展”青年论坛上,有同学提出了“为什么能源高质量发展能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问题。请你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及材料一、材料二的相关内容,以特邀嘉宾的身份回答这一问题。(6分)
  【链接材料】.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十四亿多人口的规模,资源环境条件约束很大,发展途径与推进方式必然有自己的特点。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们之前走过不少弯路,但我们坚决遏制住了生态环境破坏的势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取材于孙业礼《中国式现代化有五大特征》)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3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共17分)
  夫天下未尝无财也。昔周之兴,文王、武王之国不过百里。当其受命,四方之君长交至于其廷,军旅四出,以征伐不义之诸侯,而未尝患无财。方此之时,关市无征,山泽不禁,取于民者不过什一【1】,而财有余。及其衰也,内食千里之租,外取千八百国之贡,而不足于用。【甲】由此观之,夫财岂有多少哉!人君之于天下,俯己以就人;则易为功;仰人以援己,则难为力。是故广取以给用,不如节用以廉取之为易也。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