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同步分层作业
- 资源简介:
约9760字。
(基础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中语文人教部编版高一年级同步分层作业4 窦娥冤(节选)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下列对课文句子中加点部分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天地也!只合(只应,本来就应该)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同“糊涂”,“混淆”义)了盗跖、颜渊(分别借指坏人和好人)?
B.念窦娥葫芦提(元代口语,“糊里糊涂”的意思)当罪愆,念窦娥身首不完全,念窦娥从前以往干家缘(做家务的缘故)。
C.【净(戏曲角色名,俗称“花脸”)扮公人,鼓三通、锣三下科(戏曲剧本中指示角色动作、表情的用语)。刽子磨旗、提刀,押正旦(传统戏曲中的女主角)带枷上。刽子云】行动些(走快些),行动些,监斩官去法场上多时了。
D.鲁侍萍:(大哭起来)哦,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抽咽)你是萍(潜台词为:你是我的萍儿吗?你就是我日思夜想的儿子吗?你太令我失望、痛心、愤怒了!),——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2.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嗟(jiē)怨 罪愆(yún) 衔(xián)冤
B.亢(kàng)旱 刽(guì)子手 提(dī)防
C.湛湛(zhàn) 阡陌(mò) 偃(yàn)旗
D.鼓三通(tōng) 苌(cháng)弘 盗跖(zhí;)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科,杂剧剧本中指示角色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的用语。与“传奇”中的“介”相同。
B.正宫,宫调之一。宫调,我国古代乐曲中用以表示调高和调式的综合关系。
C.煞,曲牌名,是“尾”前的配曲,表示乐曲由缓入急。“煞”由“一煞”“二煞”……依次往下排列,用多少遍视需要而定。
D.白,即说白,分对白、旁白、带白等。押韵的叫韵白,不押韵的叫散白。因戏曲中以唱为主,白为宾,故又叫宾白。
4.下列关于元代杂剧的术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外,角色名,“外末”的简称,扮演老年男子;净,角色名,俗称“花脸”;正旦,角色名,扮演女主角;卜儿,角色名,扮演老妇人。
B.“正宫”“端正好”“滚绣球”“倘秀才”“叨叨令”“快活三”“耍孩儿”“二煞”等都是曲牌名。
C.科,戏剧里称角色的动作为科,又称为“介”;云、道、白,旧戏曲中指用口语而不是用唱的方式表达内容的用语。
D.折,是剧情发展的一个较大的段落,相当于多幕剧的“幕”;楔子,放在开头相当于“序幕”,放在折与折之间,相当于“过场”。
5.对下列戏曲知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末”即角色名,扮演男子,“外”即“外末”,扮演老年男子。
B.“旦”,戏曲角色名,扮演妇女;“正旦”,角色名,扮演女主角。
C.“净”,角色名,俗称花脸;“丑”即小花脸或三角脸。
D.“科”又称“介”,戏剧中称角色的动作。“卜儿”,扮演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