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择性必修上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12/14 11:11:1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800字。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
  一、素养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
  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儒家关于“学习”与“修身”的专题内容。
  审美鉴赏与创造:感知积极进取的儒家精神,感悟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在文本研习的过程中,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培养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学习古人一些优秀的精神品质及为人处世的原则;认识“修身立德”的重要性,并探讨其现代价值;认识道德培养的关键。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积累文言知识;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仁、义、礼、信、恕”等儒家思想的内涵;体会“修身养性”的重要性,了解孟子的仁心与仁政思想,理解并把握主旨。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观点的内涵及价值意义;认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以及道德培养的关键。
  三、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合作探究、体验、反思来把握经典的内涵。
  2、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四、教学方法:
  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实用性语文,包括实用性文本的独立阅读与理解,日常社会生活需要的口头与书面的表达交流。通过本任务群的学习,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提高阅读与表达交流的水平,增强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
  六、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齐聚巴黎,经过激烈的讨论,最后发表宣言:“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从2500年前的孔子那里去汲取智慧。”那么,孔子及其代表的儒家有什么智慧呢?今天我们就学习《〈论语〉十二章》。
  二、预习检测
  1.作品简介
  《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是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代。春秋末期,周朝的礼制日渐崩溃,名存实亡的现象十分普遍,社会处于一种大的动荡组合阶段,人们本性中最原始的欲望如脱缰之马,肆意践踏礼制下的人伦理念。在社会呈现“礼崩乐坏”的局面下,孔子建立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体系,旨在建立和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其重要观点记录在《论语》之中。
  2.介绍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大变革时期。面对这样的乱世,知识分子纷纷思考救国救民、解决社会矛盾的方针、路线。他们各自的想法大不相同,于是形成了不同的学说流派。除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之外,还出现了道家、墨家、法家等不同的流派。这些流派之间相互批评,展开了激动人心的学术争鸣,“百家争鸣”的局面就此出现。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是“百家争鸣”中最重要的学术流派之一。
  3.作者简介
  孔子(公元前552或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建者,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追记孔子言行思想的著作,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今本《论语》共二十篇。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义”。
  三、课文链接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
  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
  《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去世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