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约7020字。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题
说明:1.本卷共五大题,23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题。
学习语文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书中的内容会左右我的情绪:阅读《再塑生命的人》时,我会为海伦??凯勒将截然不同的“杯”和“水”混为一谈而着急;阅读《秋天的怀念》时,我会为史铁生当时并不知道那就是他与母亲永远的 ① 别而伤怀;阅读《散步》时,我会为作者一家人顺利解决了家庭内部的分 ② 而欣喜。
书中的内容还会引发我的好奇心:读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就很想知道按住脊梁就可以喷出烟雾的斑蝥究竟是个什么模样,识破机关的老和尚是如何得到那能吸蛇脑髓的飞蜈蚣的,寿镜吾老先生作为渊博的宿儒到底有多大的学问。
我不仅在课文的学习中积累了好词好句,比如“一年之计在于春”,“吹面不寒杨柳风”等,而且我还将从书中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提升自己的能力。学了《春》和《济南的冬天》,我在写作时也会试着写上一两个比喻、拟人句,为自己的文章增添文采。学了《〈论语〉十二章》,我会将文中提到的学习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去。学了《陈太丘与友期行》,我会试着用学到的谦辞和敬辞去表达。学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首诗,我会用里面的诗句表达对朋友的惦念。相信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我一定会感受到更多的学习乐趣。
1.对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判断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脊梁(jí) 模样(mú) 脑髓(suǐ)
B.脊梁(jǐ) 模样(mó) 脑髓(suí)
C.脊梁(jǐ) 模样(mú) 脑髓(suǐ)
D.脊梁(jí) 模样(mú) 脑髓(suí)
2.在文中横线①②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①决 ②歧 B.①诀 ②歧
C.①决 ②岐 D.①诀 ②岐
3.下面词语中“计”的意思,与“一年之计在于春”中“计”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不计其数 B.斤斤计较 C.百年大计 D.不计成败
4.对下列句子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及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春分的朝阳逐一叫醒了章贡校园里的所有植物,让那些爱开花的开花,想长叶的长叶,忙换色的换色,正发芽的发芽……
分析:排比。写出春分时节草木未发的沉睡景象,表现了作者对春色未至的失望。
B.紫藤萝架已变成两道宽阔的绿瀑布,不经意抬起头来,密叶细枝里什么时候伸出几串儿大豆角儿呢?还毛茸茸的呢。原来紫藤树悄悄开始结果了啦!
分析:反问。写出了紫藤萝的茂盛,表达了作者看到紫藤萝悄悄结果后的惊喜之情。
C.站在秋晨静谧的花园里,心中满是欢悦。小草儿们齐齐睁开绿莹莹的眼睛,有的望着身上长长的树影出神发呆,有的追踪着满地的金辉激动得颤抖。
分析:反复。写出了在安静的小花园中小草的各种姿态,表达了作者的欢悦之情。
D.真没想到,雪的精灵们会从天而降,争抢着坐到了长椅上、龙石凳上,它们在欢聚,在叫嚷,在推挤,校园对雪来说是如此的新鲜。
分析:拟人。写出了校园被雪覆盖的景象和雪势之急,表达了作者的惊喜之情。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敬辞或谦辞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由于路上堵车非常严重,当我赶到约定地点的时候,对方早已恭候多时。
B.见到了自己心中的偶像,小华激动地说:“久仰您的大名,我一定要以您为榜样,勤学苦练,力争早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C.章贡区新开的国光(水南店)超市大门上写着八个大字:物美价廉,欢迎惠顾。
D.为了国家的利益,使自己的一生变为有用的一生,纵然只能效绵薄之力,我也会热血沸腾。
二、古代诗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6-7题。(每小题2分,共4分)
寒菊
[宋]郑思肖①
花开并不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①郑思肖:南宋末年爱国诗人,终身不降元朝。这首诗写于南宋灭亡之后。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第一句从菊花开放的时令来写菊花,表现了菊花不与春天开放的百花争妍斗艳,写出了他不俗不媚的品性。
B.第二句从菊花开放的姿态来写菊花,写出了百花凋零之后,只有菊花傲霜拒风,独放光华,趣味无穷。
C.第三、四句写菊花盛开之后,尽管枯萎、凋谢,被北风吹落地上,但香味仍留在枝头。
D.全诗借菊抒怀,以“寒菊”自比,以“北风”喻指北方的蒙古侵略者。
7.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8-10题。(10分)
卓茂让马
卓茂字子康,南阳宛人也。尝出门,有人认其马。茂问之曰:“子亡马几何时矣?”对曰:“月余日矣。”茂有马数年,心知非是,默然解以与之,而自挽车而去。将去,顾之曰:“若非公之马,幸至丞相府归我。”他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