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小题,约10000字。
田东高中2005-2006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月考测试题
语文
命题者:黄华韵 考试时间:2006、5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一卷从第1页至第4页,第II卷从第5页至第8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 (选择题,共3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并认真核对姓名、考试证号是否正确。
2.第II卷答案必须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3.考生作答时,应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不折叠。
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12分)
1、下列依次给出的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宝藏 硫酸 牵累 杯盘狼藉
A. zàng suān lèi jí
B. cáng suān lĕi jiè
C. cáng shuān lèi jiè
D. zàng shuān lĕi jí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年销售额过亿元的业绩, 了员工们进一步提高公司效益,争取在2006年触摸效益新高的积极性。
②我把如此深厚的感情 在我的歌声里,希望引起听众的共鸣。
③为了使这个展览办得更加充实,博物馆领导派出多人到老区 革命文物。
④优秀的诗文总能很快被时人认同和赞许。左思写《三都赋》,人们争相抄录传诵, 洛阳纸贵。这件事本身也被传为文坛佳话。
A.激发 贯注 搜集 从而 B.激发 灌注 搜集 以至
C.焕发 贯注 收集 从而 D.焕发 灌注 收集 以至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或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水浒传》英译为《在河边发生的故事》,《西游记》西方通行本为《猴》,韵味全无,令中国读者简直不可理喻。
B.即使得了冠军,也不能对同伴侧目而视,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
C.你可要提防点他这种人,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的。
D.“宋词欣赏”课上,小赵听到小高说宋词不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马上反驳说:“我们可以换汤不换药,以词的形式来写新时代的生活嘛。”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看过电视剧《水浒传》的人,对于宋江祈求招安的思想和表现以及梁山好汉的悲惨结局,总会有一种压抑和不满足的感觉。
B.近几年,如“阿Q”一类的“字母词”已遍布汉字文化圈内,不但进入教科书,而且活跃在各类媒体上。
C.艺术欣赏中的审美体验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经点破,那含蓄蕴藉的美感常常会遭到破坏的危险。
D.鲁迅先生的《故乡》,实际上是写了回忆中、现实中、理想中。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周朴园:(惊愕)梅花?
鲁侍萍:旁边还绣着一个萍字。
周朴园:(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鲁侍萍:我是从前伺候过老爷的下人。
周朴园:哦,侍萍!(低声)是你?
鲁侍萍: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周朴园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照片,又望侍萍。半晌。
周朴园:(突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鲁侍萍:(悲愤)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我今天没想到到这儿来,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
……
周朴园:从前的旧恩怨,过了几十年,又何必再提呢?
……
周朴园:我看过去的事不必再提了吧。
鲁侍萍:我要提,我要提,我闷了三十年!你结婚了,就搬了家,我以为这一辈子也见不着你了;谁知道我自己的孩子偏偏要跑到周家来,又做我以前在你们家里做过的事。
5.联系全文,对“柜上的相片”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
A.深切真挚的怀念 B.十分自私的怀念
C.掩饰罪恶的怀念 D.极其虚伪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