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作为方法——作文解读与写作示例:“关注与被关注”的启示意义
- 资源简介:
约3350字。
把自己作为方法——作文解读与写作示例:“关注与被关注”的启示意义
【作文题目】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网络时代,人与人之间距离被进一步拉近。通过各种社交媒体,他人分享的见解、生活等可以一览无遗;而自己的观点、状态等也很容易成为他人关注的焦点。在“关注”与“被关注”的过程中,有的人乐在其中,有的人深感其苦。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袋;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前言】
央草主张写“对自己和他人有益”的作文,反对空话套话不着边际地胡说八道鹦鹉学舌。
作文之难,无非是我手不写我口,不能写,写不出,写出来不像,词不达意。
写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表达我们自己——所以,我们不妨把自己作为方法,来审题立意。
又:
写作本文,宜结合统编教材必修下第四单元的内容: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复习一下关于“媒体素养”的内容。温习《人民日报》的评论文章,这篇文章可以用作“媒体素养”类作文的模板。
【本文提要】
1、代入自己
2、想象他人
3、找到典型的生活场景
4、写作示例
5、作文示例动作分解
【正文】
1、代入自己
我们逐句来“代入”。材料一共三句话。
第一句,“网络时代,人与人之间距离被进一步拉近。”——“我”与他人的距离被网络拉近了吗?
【答】有的被拉近了,有的反而远了。
距离被拉近,不是空间距离被拉近,而是“交流的距离”被拉近。
没有网络的时代,人们被空间距离阻隔,“交流的距离”比较远,写一封书信,要很长时间才能到达对方手中。
“交流的距离”,其实是“交流的效率”,用尽量短的时间来交流信息。最高效率的交流,是面对面的交流,信息交换是最充分的。我们不但可以使用语言来交流,我们的神态和身体也会参与其中,暴露我们的内心信息。
网络时代,我们远距离的交流方式越来越接近“面对面交流”的方式,从这一点说,我们交流的距离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被网络拉近了。
但有的距离,反而远了——邻里之间,空间距离近,古代的邻里之间是互相交流的,今天网络时代的邻里之间,反而成了熟悉的陌生人,脸熟人不熟。从交流的距离来说,就远了,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相对于过去,远了。
第二句,“通过各种社交媒体,他人分享的见解、生活等可以一览无遗;而自己的观点、状态等也很容易成为他人关注的焦点。”——“我”对他人一览无疑吗?“我”很容易成为他人关注的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