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记》达标练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选择性必修下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8/16 20:27:4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550字。

  第三单元 12 石钟山记
  【课内文本阅读】文化传承与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石钟山记
  苏 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__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__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B )
  A.下临深潭,微风鼓浪     鼓:激荡,掀动
  B.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适:恰好
  C.则山下皆石穴罅 罅:裂缝
  D.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殆:大概
  【解析】 适:往, 到……去。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记,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
  B.《水经》,中国第一部记述水系的专著。此书简要记述了137条全国主要河流的水道情况。
  C.元丰,是宋神宗赵顼的一个年号,共计8年。元丰八年二月宋哲宗即位沿用。
  D.丁丑,丁丑为干支之一,干支,是中国古代纪年历法,也可纪月和纪日,源自中国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本文用于纪年。
  【解析】 本文用于纪年错,本文是用于纪日。
  3.对《石钟山记》相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文中写绝壁下的景观,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声,十分逼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B.文中极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埋下伏笔。
  C.所谓“古之人不余欺也”是肯定郦道元的说法,言语之间生动地显现了作者的确信和欣喜。
  D.作者指出石钟山命名的正确说法不能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