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外国作家作品研习单元综合测试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选择性必修中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8/12 17:05:2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2400字,  第四单元综合测试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现代文阅读(51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诸音调配合、对比、反衬、连续继承而波动、乃生节奏。节奏是音调的动态,对于情绪的影响更大。我们可以说,节奏是传达情绪的最直接而且最有力的媒介,因为它本身就是情绪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生理、心理方面都有一种自然节奏,起于筋肉的伸缩以及注意力的张弛。这是常态的节奏。情绪一发动,呼吸、循环种种作用受扰动,筋肉的伸缩与注意力的张弛都突然改变常态,原来常态的节奏自然亦随之改变。换句话说,每种情绪都有它的特殊节奏。人类的基本情绪大致相同,它们所引起的生理变化与节奏也自然有一个共同模型。喜则笑,哀则哭,羞则面红耳赤,惧则手足震颤,这是显而易见的。作者(音乐家或诗人)的情绪直接地流露于声音节奏,听者依适应与模仿的原则接受这声音节奏,任其浸润蔓延于身心全部,于是依部分联想全体的原则,唤起那种节奏所常伴的情绪。这两种过程——表现与接受——都不必假道于理智思考,所以声音感人如通电流。如响应声,是最直接的,最有力的。
  “情绪”原来含有“感动”的意思。情绪发生时生理、心理全体机构都受感动,而且每种情绪都有准备引发反应动作的准备与倾向,例如恐惧时有准备逃避的倾向,生理方面(尤其是筋肉系统)的这种动作的准备与倾向在心理学上叫作“动作趋势”,节奏引起情绪,通常先激动它的特殊的“动作趋势”。我们听声音节奏,不仅需调节注意力,而且全身筋肉与相关器官都在静听,都在准备着和听到的节奏应节合拍地动作。某种节奏激动某种“动作趋势”,即引起它所常伴着的情绪。但是节奏是抽象的,不是具体的情境,所以不能产生具体的情绪,如日常生活中的愤怒、畏惧、嫉妒、嫌恶等等,只能引起各种模糊隐约的抽象轮廓,如兴奋、颓唐、欣喜、凄恻、平息、虔敬、希冀、眷恋等等。换句话说,纯粹的声音节奏所唤起的情绪大半无对象,所以没有很明显固定的内容,它是形式化的情绪。
  诗于声音之外有文字意义,常由文字意义托出一个具体的情境来。因此,诗所表现的情绪是有对象的、具体的、有意义内容的,例如杜工部的《石壕吏》《新婚别》《兵车行》诸作表现的不是抽象的欣喜与平息,而是乐道安贫与自然相默契者的冲淡胸怀与怡悦情绪。我们读诗常设身处地,体物入微,分享诗人或诗中主角所表现的情绪。这种具体情绪的传染浸润,得力于纯粹的声音节奏者少,于文字意义较多。诗与声音虽同为节奏,而所用节奏不同,诗的节奏是受意义支配的,音乐的节奏是纯形式的,不带意义的;诗与音乐虽同产生情绪,而所生的情绪性质不同,一是具体的,一是抽象的,分别是很基本的、不容易消灭的。
  (摘编自朱光潜《诗论》)
  材料二:诗歌节奏一般指诗歌语言的节奏。作为一种节奏,它必然包含上述两方面的因素,即一定的时间间隔和某种对立性特征的反复。它与非语言节奏的不同,主要不在一定的时间间隔这个因素上,而在某种对立性特征的反复这个因素上:它是某种对立性语音特征的反复。
  与其他节奏一样,在诗歌节奏的这两个因素中,一定的时间间隔是基本条件,某种对立性语音特征的反复是本质特征。就后者而言,不同语言的诗歌节奏,主要就是由不同语言的对立性语音特征的反复造成的。例如,古希腊语诗歌和罗马拉丁语诗歌利用音节的长短特征在大致相等时间间隔里的反复来造成节奏,这是“音长”节奏。这种节奏的单位——音步——由一个音组构成:音组占据一定的时间,表示形成节奏的基本条件,即一定的时间间隔;音组中音节的长和短这种对立性语音特征,则是形成节奏的本质特征。这种节奏因为这种本质特征也可以称为“长短”节奏。英语、德语、俄语等语言的诗歌,则利用音节的轻重特征在大致相等时间里的反复来造成节奏,这是“音重”节奏。同样,在这种节奏的音步中,音组表示一定的时间间隔,而音节的轻和重这种对立性特征则是节奏的本质特征。这种节奏因为这种本质特征也可以称为“轻重”节奏。一般语音学认为“语言中声音的高低轻重、长短、快慢间歇和音色造成语言的节律”。这说明,诗歌语言除了上述轻重和长短这种对立性语音特征可以造成节奏外,其他如高低和顿歇等对立性语音特征在一定时间间隔里的反复出现也可以造成节奏。
  因此,我们可以说:诗歌节奏一般是诗歌语言中某种对立性语音特征在一定时间间隔里的反复。
  (摘编自陈本益《探索汉语诗歌节奏的一个思路》)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声音节奏是音调配合、对比、反衬、连续继承而波动的产物,是人的生理、心理方面的自然节奏,是情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B.呼吸、循环的扰动引起的筋肉的伸缩是生理节奏,注意力的张弛是心理节奏,不同情绪会引起生理和心理常态节奏的改变。
  C.声音节奏引发情绪有其内在的生理反应机制,是听者接受声音节奏后,依部分联想全体的原则激动某种“动作趋势”的结果。
  D.所有节奏都包含着一定的时间间隔和某种对立性特征的反复这两个因素,但非声音节奏更侧重前者,声音节奏更侧重后者。
  【解析】 A项,声音节奏不是人的生理、心理方面的自然节奏。C项,依部分联想全体的原则激动某种“动作趋势”错,联想与激动“动作趋势”是两回事。D项,“侧重”前者或后者错,原文说声音和非声音节奏的不同不在前者而在后者。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不只作为动态的音调的节奏能够引起人的某种情绪,单独的静态的音调同样能引起人的某种情绪。
  B.诗歌除声音之外有文字意义,需要借助于理智思考。这使得它带给人的感动比音乐更直接和有力。
  C.有人主张诗乐一体,其实很难实现,因为诗、乐在节奏产生情绪上有共性,也有不易消除的区别。
  D.诗歌语言的高低、顿歇等也可造成节奏,说明汉语诗歌节奏可能并非“音长”或“音重”节奏。
  【解析】 声音最直接和有力,所以不能说诗歌比音乐更直接和有力。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诗歌节奏的特征的一项是(3分)( C )
  A.包含轻重、长短、高低等对立性语音特征的反复。
  B.是音调的动态,能够最直接、最有力地传达情绪。
  C.能够引起人的欣喜、凄恻、愤怒、嫌恶等等情绪。
  D.与音乐节奏不同,受意义支配而非纯形式的节奏。
  【解析】 不能引起愤怒、嫌恶等具体的情绪。
  4.两则材料论证的重心和写作目的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答:①材料一侧重论证节奏对情绪的影响,目的在于探求诗歌节奏与音乐节奏的分别;②材料二侧重论证诗歌节奏的本质特征,目的是为探索汉语诗歌节奏提供理论基础。(每点2分,共4分)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6分)
  答:①首先指出节奏对情绪的影响,并分析其心理机制;②接着分析节奏影响情绪的生理机制,并强调节奏引起的情绪的特点;③分析诗歌的文字意义对表现情绪的作用,进而指出诗歌节奏与音乐节奏的区别。(每点2分,共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
  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本题共4小题,16分)
  (自海尔茂得知因娜拉曾经冒名借贷而使自己受到债主的威胁后)
  (……海尔茂猛然推开门,手里拿着一封拆开的信,站在门口)
  海尔茂 娜拉!
  娜 拉 (叫起来)啊!
  海尔茂 这是谁的信?你知道信里说的什么事?
  娜 拉 我知道。快让我走!让我出去!
  海尔茂 (拉住她)你上哪儿去?
  娜 拉 (竭力想脱身)别拉着我,托伐。
  海尔茂 (惊慌倒退)真有这件事?他信里的话难道是真的?不会,不会,不会是真的。
  娜 拉 全是真的。我只知道爱你,别的什么都不管。
  海尔茂 哼,别这么花言巧语的!
  娜 拉 (走近他一步)托伐!
  海尔茂 你这坏东西——干的好事情!
  娜 拉 让我走——你别拦着我!我做的坏事不用你担当!
  海尔茂 不用装腔作势给我看。(把出去的门锁上)我要你老老实实把事情招出来,不许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