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22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5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6/9 22:00:3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17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4560字。

  2022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本试题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人选唐诗中有的选录杜诗,有的并不选录杜诗,这种情况是杜甫研究的重要命题,以杜甫同时代作家作品为收录范围的三种诗选,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河岳英灵集》《中兴间气集》比较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诗坛风气和主潮,《箧中集》也代表着一种新的思想动向,这些是当时比较重要的诗歌选本。杜诗亦在这三部诗选入选范围之内,却都先后意外落选。原因何在?
  《河岳英灵集》(殷璠)是被认为最能代表盛唐诗歌理想的诗选,盛唐诗坛重要人物基本入选其中。杜甫当时诗歌创作数量也不少,却没有引起诗坛和殷璠的注意,除了进入长安较迟、年资不深这一客观因素之外,主要原因应是杜诗本身的问题,即其内容、艺术风格和当时主流风尚并不一致。如深受今人赞美的《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其“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借写景而喻时事,乃至“黄鹄去不息,哀鸣何所投。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的高自标置,反而不如高适、薛据、岑参、储光羲等人的即景写实、淡定优雅,杜诗“沉郁顿挫”风格不太符合殷璠气象高华、“风骨”与“声律”兼备的要求。
  从安史之乱爆发到终老于江湘,正是杜甫创作高峰,在杜诗佳作不断涌现之时诞生的两部诗选《箧中集》和《中兴间气集》中却仍难觅杜诗踪影,原因何在?元结于《箧中集》序虽称“尽箧中所有,总编次之”,其实并非没有严格的入选标准。元结主张“雅正”,肯定入选作者“皆以正直而无禄位,皆以忠信而久贫贱,皆以仁让而至丧亡”,元结文学思想明显是盛唐“别调”,并非主流,正好和杜甫比较接近,然细审之,杜甫其人其诗并不完全吻合其选人、选诗之标准。杜甫曾为左拾遗,并非“正直无禄位”“忠信而久贫贱”者,且杜诗主题与单纯歌咏个人苦难也不一致,他们关注个人疾苦,而杜甫则忧国忧民,杜诗虽歌咏个人苦难,但往往推己及人,这种精神正是杜甫超越《箧中集》诸子之处。据卢燕新考察,高仲武《中兴间气集》选诗标准为“体壮风雅,理致清新”“朝野通取,格律兼收”。杜诗却没能入选《中兴间气集》,这显示出“沉郁顿挫”的杜诗受京城与江南两地崇拜盛唐气象高华诗人群的一致冷落。杜诗被《中兴间气集》与江南诗人群冷落,当然主要还是因为诗歌理念、诗歌内容与风格的巨大差异——卧病江湖感叹“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吟咏“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的杜甫哪能看到“中兴”气象?此外,人际交往的限制也不可忽视。安史之乱发生后,杜甫漂泊蜀中,远离政治、文化中心长安,也与活跃的江南诗人群体存在巨大时空阻隔和社会身份的高低落差。
  早期唐人选唐诗中杜诗的落选也是时代的问题,《河岳英灵集》《中兴间气集》代表当时诗坛主潮,杜诗的落选表明其与时代主潮相对隔膜的关系。杜甫从生前到身殁短期内未被主流诗坛理解、认可,根本上是因为其思想高度超过其同代人,其诗歌创新超越其时代。
  (节选自吴怀东《杜甫的诗为什么会落选——唐人选唐诗与杜诗早期传播、影响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河岳英灵集》《中兴间气集》与《箧中集》代表了当时诗坛风气和主流思想动向,是当时比较重要的诗歌选本。
  B.与高适、储光羲相比,杜甫的诗歌创作在即景写实、淡定优雅方面存在不足,这是殷璠没将杜诗选录集中的唯一原因。
  C.杜诗主题已摆脱了对个人苦难的书写,其忧国忧民的精神高度成为其超越同时代诗人的重要特征,也是其不被选录的原因之一。
  D.当时诗坛,京城与江南两地崇拜盛唐气象,而杜甫却以“沉郁顿挫”的笔调书写人间疾苦,备受当时文坛的冷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引用杜甫的诗句,旨在论证杜甫的诗歌风格有别于同时期的诗坛风格。
  B.文章运用因果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针对杜甫诗歌落选于同时代诗选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C.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先提出问题,再分别从选录标准、诗风与时代三个方面进行论证,最后进行总结。
  D.文章既肯定杜甫诗歌的思想高度,又指出其与诗坛现实和时代的关系,论证严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人选唐诗中杜诗的落选,不仅有杜甫及其作品风格的原因,也与殷璠、元结和高仲武个人思想以及当时诗坛主流评价有关。
  B.元结的《箧中集》中体现的文学思想与杜诗比较接近,但杜诗之所以落选,是因为杜甫曾“有禄位”及其诗歌内容等不合要求。
  C.诗人的出身、社会地位、人际交往等客观因素,不仅影响诗人的文学创作,更影响到其诗文的传播与社会影响。
  D.符合时代发展主流的文学创作往往能够被时人接受而广为流传,这是评价文学创作水平的最基础标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3月15日,一场沙尘天气过程影响北方大地——北京、河北、内蒙古、陕西、山西等12省(区、市)被沙尘覆盖,多地PM10浓度达到上千微克每立方米。截至15日,此次沙尘天气过程已影响我国西北及华北地区,达到强沙尘暴天气过程级别,是近10年来我国遭遇强度最大、范围最广的。
  在沙尘天气下,污染物可通过眼、鼻、喉等黏膜组织及皮肤,直接对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刺激症状或过敏反应。沙尘颗粒还可通过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