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名校联盟2022届高三二轮复习联考(一)新高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6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4/13 10:24:4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8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7740字。

  2022届高三二轮复习联考(一)新高考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 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政府陆续出台一系列支持戏曲发展的相关政策,对传统戏的存续十分有利。目前,绝大部分剧种传承至今能完整演出的传统戏,只是其经典剧目中的很小一部分,因而当前和今后,整理改编传统戏,仍将是地方戏传承发展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对传统戏来说,整理改编是一种再创造,同样也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文艺的方向和原则,只有如此才能创作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而又无愧于时代的地方戏佳作。
  首先,地方戏传统剧目的整理改编应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作为地方戏创作的一种形式,传统剧目的整理改编应以人民为中心,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创作出人民群众爱看的戏:一要“有情”,故事要能引起情感共鸣,能吸引人观看;二要“有趣”,演员表演要功法技艺精湛,耐得住反复看。
  入选2020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十大重点剧目的莆仙戏《踏伞行》,情节选自莆仙戏传统戏《双珠记》的副线——“逃难遇亲”,依托才子佳人的婚恋故事进行了理性思考,并充分展示莆仙戏“踏伞”“抢伞”等特殊程式技巧,深受观众欢迎。编剧周长赋自剖创作理念:从内容上要“从古代故事中找到一个能和现代人情感相通、有共鸣的合适的母题”,同时“把莆仙戏艺术的精华,包括表演、科介、音乐、锣鼓点这些非常宝贵的东西有机结合起来”。相类似的还有一些地方戏佳作,诸如蒲剧《洗雪铁丘坟》、泉州梨园戏实验剧团推出的《朱买臣》《御碑亭》等,在整理改编过程中既注重讲好故事,又用心将舞台性纳入剧本建构,使剧作能够充分展示剧种的功法积淀,这些成功实践正是保证地方戏整理改编人民性的切实作为。
  其次,地方戏传统剧目的整理改编应当弘扬时代精神。对时代脉搏的精准把握决定了文艺作品的站位和高度。时代性不仅表现了文艺作品的时间特征,也展现出它所感应的历史方位与潮流,优秀经典剧作是过去时代的一面镜子。但传统剧目大多诞生并成熟于封建社会,难免含有一些糟粕成分,所传递的主题思想或多或少地会与我们的时代精神相抵牾。所以传统剧目整理改编应当充分挖掘其中有利于凝聚和振奋民族精神的题材,传递现代观念,从而延续其艺术生命力。
  曲润海新编的山西北路梆子《宁武关》,改编自京昆传统剧目《铁冠图》。改编本改变了传统剧目对农民起义军的批判和对没落王朝将领的歌颂,代之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审视两个悲剧英雄形象的展示,尤其是对周遇吉一家爱国主义精神和忠孝传家优良家风的深入开掘,使剧作的主题得到了升华。河南省豫剧二团推出的新编本《程婴救孤》,集中挖掘和展示了为信守承诺而不惜慷慨赴死的诚信美德。越剧新版《杜十娘》、新编杭剧《龙凤锁》则尝试注入男女平等、人格独立等思想观念。大部分剧作将时代精神融入原有的故事框架中,充分考虑到了当代观众的情感认同,唤起观众与戏曲的沟通融汇和精神互渗,实现了剧目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完美统一。
  最后,地方戏传统剧目的整理改编应当追求人民性与时代性的统一。贯彻人民本位的原则,需要我们心系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秉持古为今用的立场,遴选出人民群众喜爱而又能够契合时代精神的传统戏,加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坚持人民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在整理改编地方戏传统剧目的实践和操作层面,应当把握住两个重点。一是要深入时代生活。剧作家对传统剧目进行改编时,首先应对剧种的唱腔音乐、四功五法等熟稔于心,能够恰当运用传统程式技艺展示时代审美风尚。其次要从群众中来,到实践中去,以人民绚丽多彩的生活和情感丰富自己的创作体验,并将之以群众欢迎的方式呈现在舞台上。二是坚守爱国底线。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最大的价值认同,是最富有时代特征的主旋律。在地方戏传统剧目整理改编中,既要尊重传统和地域差异,尊重群众的欣赏习惯,更要浓墨重彩地抒发爱国情怀,增进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命运共同体意识。
  (摘编自邵敏《传统剧目改编必须彰显时代性精神》)
  1.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整理改编传统剧目,应该贯彻人民本位原则,使新剧作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B. 新编《程婴救孤》向剧中加入信守承诺的美德,因而与原剧不同,从而获得了成功。
  C. 演员技艺精湛是戏剧受欢迎的必要条件,若演技差,观众会失去耐心,拂袖而去。
  D. 在众多优秀新编剧目的弘扬之下,爱国主义逐渐成为中华民族最大的价值认同。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绝大部分传统戏尚未被整理改编出来,把它们进行创造性改编的任务很艰巨。
  B. 创作《踏伞行》时,编剧既考虑了要有合适母题,又考虑了表演、科介等的结合。
  C. 新编山西北路梆子《宁武关》,对《铁冠图》中的爱国、忠孝精神作了深入挖掘。
  D. 传统剧目都有很多糟粕成分,这就是改编它们的时候要弘扬时代精神的原因。
  3. 下列选项,最能体现原文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
  A. 新版《白兔记》一改对刘智远的“停妻再娶”的批判,把表达重点放在了“分担不幸、互相关怀”的人文精神上。
  B. 传统剧目是戏曲长期发展过程中的历史积淀,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精萃,积淀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C. 新编越剧《狸猫换太子》沿用了原有故事框架,但有新的艺术处理:让膳盒两次出现,前后呼应,表现了写作布局的机巧。
  D. 对传统剧目的整理改编,应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下进行,根据不同剧目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
  4. 文章的主要论证方法是什么?为什么用这种方法?
  5. 旧剧《梁祝哀史》情节特别感人,但男主人公梁山伯是一个多情但又自私迂腐的书生形象,女主人公祝英台则是一个痴情的封建女子,全剧渲染了浓浓的哀怨之情。最近,豫剧团准备对其进行改编。请根据文章,谈谈你对这次改编的建议。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原文内容的能力。
  B.“向剧中加入信守承诺的美德,因而与原剧不同”错误,信守承诺的美德在原剧中是有的,并非新加入的。
  C.“若演技差,观众会失去耐心,拂袖而去”过于绝对化,即使演员演技差,观众也不见得拂袖而去。
  D.强加因果。爱国主义成为中华民族最大的价值认同是早已存在的事实,不是众多优秀新编剧目的弘扬的结果。
  故选A。
  【2题详解】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