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2022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1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12/29 22:35:1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9 总计:9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7720字。

  2022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国无农不稳,民无粮不安,粮食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在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国际粮食市场存在不确定性的形势下,确保粮食及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是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已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粮食安全提出了具体规划和意见,充分表明了中央对当前国际形势以及我国国情、农情、粮情的深刻把握。
  明确保障粮食生产,是国家安全的基石。历朝历代治理的经验表明,“若年谷丰登,衣食给足,则国富而民安”。必须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底线,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通过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采取有效措施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规范耕地占补平衡,以确保粮食生产。中央和地方要共同负责,不断加强对农业生产和发展的统筹战略规划;各级地方政府要树立大局意识,増加粮食生产投入,自觉承担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
  确保粮食安全,须从科技上促进粮食増产増收。农业科技的发展是确保粮食安全的关键。要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让更多的科研人员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要加强种子库建设,同时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牢牢掌握粮食种业的自主权。采用科学的技术和手段,积极有序地开展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提高农业良种化水平。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动物防疫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体系,建设智慧农业。
  确保粮食安全,在粮食增产增收的基础上,还需做好粮食储备。“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在注重农业生产的同时,更要不断完善粮食储备制度。“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做好粮食储备,就必须确立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的粮食储备底线思维。建立和完善粮食储备机制,进一步加大储备力度。健全和完善粮食储备立法,实现依法储备、依规储备。通过提高粮食价格或増加农业补贴方式,实现农民收益增加,从而调动农民产粮、售粮积极性,确保国家粮食储备的稳步增长。
  确保粮食安全,还需从基本生活习惯做起,节约粮食,避免浪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针对粮食浪费现象,要建立起以法治为主体的长效监管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对部分学校存在的食物浪费和学生节俭意识缺乏问题,要切实加强引导和管理,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良好美德,使“俭以养德”的观念深入人心,形成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社会风气。
  乡村兴,百业兴;粮食稳,天下安。乡村振兴重在产业振兴,尤其是农业的产业安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十四五”时期,要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牢固树立粮食安全的底线思维,把影响粮食安全的困难估计得充分一些,把相关风险思考得深入一些,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扎实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供给保障能力,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摘编自尹传政《粮食安全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 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鉴于国际粮食市场出现了不确定性,中央特意召开会议,提出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主张。
  B. 中央和地方政府须树立大局意识,确保我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以确保国家粮食生产安全。
  C. 各中小学存在的粮食浪费现象最为严重,通过教育使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势在必行。
  D. 扎实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需要我们振兴乡村产业,努力保障粮食的生产和供给。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从产粮、储粮、用粮的角度论述了应该怎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论述充分。
  B. 文章是总分总结构:一、二段是总说,三、四、五段分说,第六段又是总说。
  C. 文章第四段采用引用论证,充分论证了“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D. 文章末段强调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政治问题,更加突出了它的重要性。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国历史悠久,各朝代都为我们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B. 所谓“科研人员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就是指科研人员应扎根于实际进行科研。
  C. 采用调价或增加补贴等方式让农民的收益增加,可调动他们产粮、售粮的积极性。
  D. 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需要我们充分估计影响粮食安全的困难,便于未雨绸缪。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能力。
  A.“中央特意召开会议,提出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主张”错误。从“在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国际粮食市场存在不确定性的形势下,确保粮食及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是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已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粮食安全提出了具体规划和意见,充分表明了中央对当前国际形势以及我国国情、农情、粮情的深刻把握”可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不是纯粹因为国际粮食市场出现了不确定性而召开的;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主张,也不一定是这次会议提出的。
  C.“各中小学存在的粮食浪费现象最为严重”错误,原文是“各中小学存在的粮食浪费现象最为严重”错误,原文是“对部分学校存在的食物浪费和学生节俭意识缺乏的问题”,注意只是“部分学校”,选项以偏概全。
  D.“扎实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需要我们……”因果倒置。从“乡村振兴重在产业振兴,尤其是农业的产业安全……扎实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供给保障能力”可知,该项表述因果倒置。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今天,人们对疫病的认识更为明晰,但几千年积攒下来的中医经验仍是抗疫“利器”。中医专家认为,新冠肺炎病性上属于阴病,是以伤阳为主线。中医治疗针对寒和湿,注重调节机体平衡,提高自身免疫力,对抗“疫戾”之气。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中,针对临床治疗期确诊患者推出了中医治疗通用方“清肺排毒汤”。“清肺排毒汤”用于改善患者发热、乏力、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使其“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从而阻断病情进展,大大降低了重症转化率、病亡率。对于重症患者,西医呼吸支持、循环支持等技术对抢救生命来说必不可少。中西医深度结合,携手开展临床治疗,大批患者因此受益,推动患者救治形势积极向好。
  医学用各种有效的手段去照料和护理身体不适的人,让他们身心各方面与环境、社会相适应。中医、西医采用的手段不同,但都是在“照顾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