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艺术》备课资料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语文版 / 初中素材 / 九年级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5/24 6:40:52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170字。
  
科学与艺术
Ⅰ.课外古诗背诵
【原文】
章台①夜思  韦庄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孤灯闻楚角②,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注释】①章台:宫名,战国时建,在今陕西省西安市。②楚角:楚地音调的角声,形容角声悲凉。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韦庄寄给在越中的家属写的。忧怨的琴声,在长夜中回荡,弦音悲切,似有凄风苦雨线绕。孤灯下,又听见楚角声哀,清冷的残月,徐徐沉下章台。芳草渐渐枯萎,已到生命尽头。亲人故旧,从未来此地。鸿雁已往南飞,家书不能寄回。诗中通过秋夜中忧怨的琴声、悲哀的楚角以及眼中的凄草、清冷的残月,渲染出刻骨的思乡念故乡之情,最后两句将此情推向极致。
Ⅱ.课前准备
一、生字识记
阐(chǎn):讲明白。
婵(chán):1.姿态美好,如:蝉娟。2.指月亮,本文取此义。
奠(diàn):1.奠定;建立。2.用祭品向死者致祭。
辐(fú):车轮中连接车毂和轮辋的直棍儿。
二、词语识记
意识: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其中的思维是人类特有的反映现实的高级形式。
潜意识:又称下意识。心理学上指不知不觉、没有意识的心理活动,是有机体对外界刺激的本能反映。
抽象:从许多事物中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叫抽象,它是形成概念的必要手段。
自然定律:自然科学对某种客观规律的概括,反映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一定变化过程的必然关系。
三、预习效果反馈
1.本文论述的是什么问题?
2.科学与艺术有哪些相同点?
3.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4.文章列举李白的《把酒问月》和苏轼的《水调歌头》,是为了说明什么?
Ⅲ.课堂跟讲
一、背记知识随堂笔记
1.人有悲欢离合,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2.情感越珍贵,反响越普遍,跨越时空、社会的范围就越       ,艺术就越       。
3.尽管自然现象不依赖于科学家而存在,        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是一种人为的,并不属于人类智慧的结晶,这和艺术家的创造是一样的。
4.文学(文体)常识:李政道,美籍华人,著名           ,       奖获得者,《科学与艺术》选自         。
二、整体把握板书设计
(一)板书设计
(二)段落层次
1.第1段:提出论点:                                                     。
2.第2~6段:谈                                                          。
3.第7~10段:讲                                                         。
4.第11、12段:讲                                                        。
(三)写作特点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