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五中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高三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pdf
  • 资源大小: 27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9/24 22:32:5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6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1题,约9590字,答案扫描。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
  高 三 语 文
  阶段来说,它又不是:因为无论在对对象的忠实描写上,或抒发主观情感观念上,它仍  然保持了比较客观的态度。
  上述第二种意境可说是形似与神似、写实与诗意的融合统一。矛盾双方处在和谐状  态中。但形与神、对象(境)与主观(意)这对矛盾的继续发展,在元代社会氛围和文人心理的条件下,便使后者绝对压倒前者而直接表露,走到与北宋恰好相反的境地:形   似与写实迅速被放在很次要的地位,极力强调的是主观的意兴心绪。自然景物不过是通   过笔墨借以表达“不能不尽”的主观心意罢了。“远山一起一伏则有势,疏林或高或下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宋元山水画经历了北宋(主要是前朝)、南宋、元这样三个里程,呈现出彼此不同  的三种面貌和意境。
  “无我之境”中的“无我”,不是说没有艺术家个人情感思想在其中,而是说这种情感思想没有直接外露,甚至有时艺术家在创作中也并不能自觉意识到。它主要通过纯客观地描写对象,终于传达出作家的思想情感和主题思想,从而这种思想情感和主题思想经常也就更为宽泛、广阔、多义而丰富。陶渊明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便是这种优美的“无我之境”。它并没有直接表露或抒发某种情感、   思想,却通过自然景物的客观描写,极为清晰地表达了作家的生活、环境、思想、情感。   画的“无我之境”由于根本没有语词,就比上述陶诗还要宽泛。五代和北宋的大量作品,  无论是关仝的《大岭晴云》,范宽的《溪山行旅图》,董源的《潇湘图》以及巨然、燕文贵、许道宁等等,都客观地整体地把握和描绘自然,表现出一种并无确定观念、含义和情感,从而具有多义性的无我之境。
  如果看一下南宋马远、夏珪等那许许多多的小品:深堂琴趣,柳溪归牧,寒江独钓…… 我们就会发现细节真实和诗意追求正是它们的美学特色。它不再像前一时期那样宽泛多义,而是要求得更具体和更分化了。尽管标题可以基本相同,由画面展示出来的情调诗意却并不完全一样。应该说,比起北宋那种意境来,题材、对象、场景、画面是小多了,   一角山岩,半截树枝都成了重要内容,占据了很大画面;但刻画却精巧细致多了,自觉的抒情诗意也更为浓厚、鲜明了。这是不是“有我之境”呢?是,又不是。相对于第一种意境,可以说是:艺术家的主观情感、观念在这里有更多的直接表露。但相对于下一
  则有情。”这当然是标准的“有我之境”了,它开拓了宋元山水画中的第三种意境。
  (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无我之境主要体现在山水画和田园诗歌之中,而小说等则不具备这种艺术境界。 B.北宋的大量作品,如关仝的《大岭晴云》,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等都客观地
  整体地把握和描绘自然。
  C. 北宋山水画具有整体而多义、宽泛而不细致的特点;而南宋山水注重艺术家主  观情感观念的直接表露,不注重客观写实。
  D. 形似与神似、对象与主观的矛盾双方在和谐状态中继续发展,在元代,山水画  发展到了“有我之境”的境地。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第二段通过代表性的画作,论证了北宋山水画的意境属于“无我之境”。 B.文章分析了南宋山水画既是又不是“有我之境”,是为了论证第二种艺术境界
  较第一种自觉的抒情诗意更为浓厚、鲜明。
  C. 文章论述了宋元山水画“无我之境”、介于“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之间、  “有我之境”这三种面貌和意境。
  D. 作者在论述这三种面貌和意境时,字里行间没有随自己的兴趣、倾向而偏爱偏  好任何一种。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无我之境”主要通过纯客观地描写对象,不直接外露艺术家的情感思想,从  而作品的思想情感就更为宽泛、广阔。
  高三语文 第 1页(共 12页) 高三语文 第 2页(共 12页)
  B. 由于引用陶渊明的几句诗没有直接表露或抒发某种情感、思想,因此通过对自  然景物的客观描写,极为清晰地表达了作家的生活、环境、思想、情感。
  C. 南宋的山水画有的标题可能和北宋的一样,但刻画更为精巧,抒情意味更浓厚,  更多地直接表露艺术家的主观情感。
  D. “有我之境”开拓了宋元山水画中的第三种意境,与北宋、南宋的两种意境三  分鼎足,各擅胜场。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
  的意见》,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劳动教育,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以劳动立德树人理念,对推动劳动创新、建设教育强国意义重大。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孟子》中就有“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的记载。勤劳创业、耕读传家是中国教育的重要内容,“劳”与“学” 在历史上从未分离过。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