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教学设计1
- 资源简介:
约2370字。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探究式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语言建构与运用:理清文脉,概括文意;品味富有名言、诗句和格言穿插使用的语言效果。
2. 思维发展与品质:学习选取典型案例,多角度展示事件的方法;点面结合、多种表达方式结合的写作方法;比较事件通讯和人物通讯的异同。
3.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并传承中国人民的抗疫精神,百折不挠、万众一心、甘于奉献、团结互助、命运与共。
4.审美鉴赏与创造:体悟宏阔和深刻之情感美,荡气回肠、打动人心的力量的语言美。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激发兴趣
2020年,庚子年,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突袭荆楚大地,蔓延波及全国。我们都是亲身经历者,亲眼目睹灾难中的那些奋战、团结、帮助的场景,亲耳所听感动、振奋、激励的消息和话语,这场疫情中的人和事。如果让我们写一篇关于中国人民抗疫的文字,你会写什么?表达什么样的精神和品格?
2020年4月4日5时54分,天安门广场,国旗被降至距离旗杆顶端1/3的位置,我们用这样的庄严肃穆的仪式,表达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
2020年5月11日 《人民日报》刊发《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
时隔一年四个月零三天,让我们再读文章,重温历史,感知精神。
二、比较通讯,明晰异同
本文是事件通讯,请完成和《县委书记的榜样》人物通讯的异同比较。
相同:
通讯;
选取典型事件;
选取典型人物;
运用记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
主旨表达某种精神思想,或讴歌或批评。
不同:
事件通讯,选取的典型同一重大事件的不同角度的综合彰显精神品格,人物通讯选取的是同一个人的重大事件彰显精神品格;
事件通讯,人物众多,无主次之分,人物通讯,突出主要人物,有主次之分;
事件通讯,描写人物勾勒,人物通讯描写人物浓墨重彩,运用多种塑造人物的方法
三、整体感知,梳理文脉,赏思维之美
开篇,总体回顾中国抗疫。
1.领导力、组织动员力和执行力引领人民取得胜利
2.制度优势,致胜法宝。
3.中国精神,构筑脊梁。
4.生命至上、人民至上。
5.科学防治,贯穿始终。
6.总结抗疫,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