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2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9/19 9:03:2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6970字。

  2020-2021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 
  说明: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提到一座城市,人们往往会想到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地标:600岁的紫禁城见证着北京城的过往,拓荒牛雕塑标记着深圳的开拓进取,珠海大剧院“日月贝”讲述着“珠生于贝,贝生于海”的城市记忆,古典园林里生长着苏州的温婉……这些城市文化地标或深植于历史文化,或投射着时代风貌,以鲜明独特的符号形象,成为一个城市的精神和文化象征,与人们产生紧密的情感连接、文化认同。
  作为一种人文景观,文化地标首先应当与地理环境“不违和”。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浑然天成、融为一体,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无论是中华文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审美意境,还是如今兴起的保护生态、亲近自然的绿色发展理念,都强调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丽江古城依山傍水、以水为脉,整座古城获评世界文化遗产;国家体育场“鸟巢”充分采用自然采光和通风,勾勒出现代北京的美丽风景。反之,若缺乏对自然的敬畏,滥造钢筋水泥地标,即便再大的“手笔”,也与审美旨趣和群众期待相差甚远。《管子》言:“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相得益彰,这是文化地标的基本要求。
  作为一种符号化呈现,文化地标也应该追求形神兼备。一个建筑之所以能成为一个地方的文化地标,不是凭借炫目奇特的视觉效果和文化元素的简单堆砌,而是流淌着活生生的历史文脉,能唤起人们共同的情感记忆。走进沈阳的中国工业博物馆,原样保留的铸造厂车间及生产设备,拉近了人们与老工业基地的时空距离;漫步福州修旧如旧的古厝间,曾经的老房子、如今的文创园,古老与现代交融,乡愁与时尚相遇。面对数之不尽的历史文化街区、革命文化纪念地、农业遗产、工业遗产,进行合理适度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成为广受认可的文化地标。
  作为一种公共建筑,文化地标还应当发挥服务公众的功能。地标建筑是有“生命”的,其生命力来自生活。人们喜欢将博物馆、剧院、书店称为文化地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公共文化设施直接连通着一个地方的文化和生活。到一座城市先逛博物馆,人们才能加深对这个城市的历史过往和现实文化的认知。以北京的国家大剧院为例,建院以来,为观众带来一万多场演出,开展大量艺术普及教育演出及活动,观众和粉丝遍布全国。正是那些传播文化、服务公众的不懈努力,使得文化地标的形象更加亲切、更加持久。
  正所谓“一邦有一邦之仰止,一邑有一邑之观瞻”,地标建筑是一座城市的象征。打造新的文化地标,不能急功近利、粗制滥造,更不可劳民伤财、移盆造景、搞形象工程。
  (摘编自智春丽《打造有生命力的文化地标》)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北京的紫禁城和深圳的拓荒牛雕塑,都以深植于历史文化和投射时代风貌的特点成为城市文化地标。
  B.打造新的文化地标,应该重视其历史文化内涵,完善其服务公众的功能,不搞粗制滥造的形象工程。
  C.只要对各类历史文化街区和遗产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能使其成为广受认可的文化地标。
  D.一些地方大力打造新文化地标,建“大手笔”钢筋水泥建筑,这与审美旨趣和群众期待都相差甚远。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引出话题,再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述,最后补充总结,逻辑清晰。
  B.文章陈说观点时使用“首先应当、也应该、还应当”的说法,体现了层层递进的思路。
  C.文章引用管子言论,说明了打造文化地标可以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D.文章主要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大量具体事例的使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现实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昆明金马碧鸡坊蕴含着深厚的人文价值,以其鲜明的符号形象成为城市的文化地标。
  B.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这是中华传统观点和现代发展理念所达成的共识。
  C.历史遗产要进行合理适度的创新性发展,可见,打造文化地标既要传承,更要创新。
  D.国家大剧院之所以被称为北京的文化地标,主要是因为它连通着地方的文化和生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十四五”规划突出科技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科技创新需要坚持“四个面向”,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这四个面向概括了科技创新的根本价值,为我国更加系统推进创新驱动战略指明了方向,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就是要求我们夯实科技基础,在重要科技领域更多跻身世界前列。随着科技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中国要在更多重要技术领域成为“领跑者”。坚持面向经济主战场,就是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