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安康市2020—2021学年度高二年级期末质量联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30840字。
陕西省安康市2020—2021学年度高二年级期末质量联考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8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之所以为传统,因其变迁发展始终内蕴着常与恒。从唐诗、宋词到元曲,它们的句式、长短不一样了,这是变,是风尚;但押韵、平仄的规范,辞藻中的典故,那种与《诗经》《楚辞》一脉相承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气质,却是不变的。中国的书法,篆隶楷行草,字体不一,这是变;可几千年发展下来,书法始终讲究笔法、气韵。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特定地域的生产生活环境相对稳定,人们的文化心理习惯变化不大;即使因时而变,他们也往往先在具体的文化表现形态上一点一滴地累积,然后才可能到精神层面,最终移风易俗。历史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作为文化多样性发展和存续的脉络,传统成为备受重视、尊重和维护的文明经验,原因即在于此。
最近有学者提出了“精神的传承比技艺的传承更重要”的观点,很值得思考。这提醒我们,传统是有层次的,有外在形态和内在规律。传承技艺很重要,把握其内在规律性也十分关键。但是否行得通,依然可疑。比如汉字的形音义,离开了哪一样,都不再是汉字。戏曲里的程式和歌舞,很多时候形式本身就是内容,技艺不传,精神安附?中国传统的文艺样式,很多都带有类似的特点。这也可以说是我们传统内在规律性的一种,就像我们讲“气韵”“意境”“品格”“风骨”的传统美学语境,简单的二分法并不适用。或许,出于言说的方便、策略的考量,如此二分有助于理清头绪;但需要警惕的是,“传承精神”很容易变成空话和借口,过度强调反而容易失去“传承技艺”的压力和动力,最终使精神消弭于无形。
一般情况下,我们直接面对的往往是具体的文化表现形态,比如戏曲、民族音乐、书法、国画、民间工艺等。如果说传统存续发展的生产生活环境是河流的地势,不同的艺术样式是它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表现形态,那么它内在的规律性就是流动的、无常形的水。如果古典诗词、传统戏曲、书法和民族音乐的规律性,在审美上体现了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特点,它们显然与中国的传统哲学也是相通的。这哲学是和谐,是和而不同,是上善若水,是蕴藉于美学、哲学表述中的精气神。可以说,这才是传统之河上最生动奔腾、生生不息的大美之水。
关于继承和创新的具体方式,当下有一种焦灼的情绪,争论很多,共识很少,其实大可不必。必须认识到,继承永远是面对传统的,创新却是风尚的选择;继承是为保证文化发展的延续性、统一性,创新则是拓展,然后淘滤出优秀成果,再积淀为传统。它们不可偏废,是自然常态。要做到好的继承和创新,关键是要厘清具体的文化形态在产生、发展过程中与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相适应的因果逻辑,然后从中找到至今依然生效的内在规律性。按照规律办事,不拘泥于形式,不草率地用西方的标准来评估衡量,不简单地用二分法或对立的观念去梳理,继承和创新才不至于出偏差、做错事,同时也能与时俱进,发出时代新声,表达时代情怀。
(摘编自《传承:莫让“精神”成空话》)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唐诗、宋词到元曲,形式虽然变了,但那种与《读经》《楚辞》一脉相承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气质等传统却没有变。
B.“精神的传承比技艺的传承更重要”不仅指出传统有外在形态和内在规律,还警示我们精神和技艺传承要有所侧重。
C.把握传统的内在规律性很重要,如果用简单的二分法来判断传统的技艺和精神,会使精神和技艺都无法顺利传承。
D.对传统要继承和创新,继承永远是面对传统的,是为保证文化发展的延续性、统一性;创新是风尚的选择,是拓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提出传统在发展中始终内蕴着常与恒的观点,然后以诗词曲和书法为例进行证明,并分析原因。
B.文章针对部分学者的观点,引出“传统是有层次的,有外在形态和内在规律”的观点,然后根据此观点分析。
C.我们一般情况下直接面对的往往是具体的文化表现形态,文章设喻阐述文化表现形态和内在规律的关系。
D.文章指出厘清了具体的文化形态与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相适应的因果逻辑,就能做到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传统因其变迁发展始终内蕴着常与恒而成为传统,但它成为备受重视、尊重和维护的文明经验是因其已成为文化多样性发展和存续的脉络。
B.我们直接面对的文化表现形态全都是不同的艺术样式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表现形态,它的内在的规律性就像流动的、无常形的水一样。
C.传统文化的规律性全面地体现了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特点,并明显地表现出与中国传统的蕴藉于美学、哲学表述中的精气神哲学息息相通。
D.我们摒弃西方的评估衡量标准、简单的二分法和对立的观念,用科学的理念继承和创新传统,能够达到文化发时代新声、表时代情怀的目的。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目前,我国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正在有序开展。我国已经有四款疫苗被附条件批准上市。截至2021年2月底,我国累计接种新冠疫苗达5200多万剂次,已向69个国家和2个国际组织提供疫苗援助,并向28个国家出口疫苗。当前,我国最大年龄的接种者已经接近100岁,3至17岁人群三期临床试验数据显示,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