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教学设计12
- 资源简介:
约4230字。
《扬州慢》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教学目标】
1、诵读吟咏,体味词作内涵及意境;
2、理解掌握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等表现手法;
3、体会词中的“黍离之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积累基础知识,在诵读中把握词作内涵
【教学难点】
在赏析词句中理解情景交融、虚实结合、对比等表现手法,体会词人情感
【教学方法】吟咏、赏读结合,讨论、讲析结合
【学法设计】问题探究法
【教学设想】
1、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增加课堂教学容量。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激发他们学习诗词的兴趣,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3、一课时完成。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课前播放视频《扬州你好》。扬州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淮左名都”之誉,古今扬州皆是旅游胜地。在古代,扬州的美丽风景和灿烂文化,也牵动了许多诗人的情怀和游兴。咱们一起来读这些名句(展示PPT):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人生只爱扬州住,夹岸垂杨春气薰。
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
这些名句或写出扬州的美丽,或写出扬州的富庶,那南宋时期的扬州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姜夔的《扬州慢》来了解一下。
二、诵读吟咏
苏轼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是古人传给我们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现在就让我们在诵读中初步感知全词。
1.学生自读〔注意三个层面:字正句顺;感情基调;语感(语速、节奏)〕
[补充]①词的节拍不像诗那样整齐划一,诵读时要注意音节的停顿。多数为“二二”节拍,如“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还有一些长句如“算而今/重到/须惊”就应是“三二二”节拍。
②词里的特殊句式,开头用一字领起,稍作停顿,其义直贯本句及下句,称“一字逗”,要读出提示语气。如“过春风十里”的“过”;“尽荠麦青青”的“尽”;“自胡窥江去后,……”的“自”;“纵豆蔻词工,……”的“纵”;“念桥边红药,……”的“念”等。
2、学生个别朗读,师生点评
3、教师范读
4、录音跟读,寻找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