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教学设计1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择性必修下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5/6 10:56:0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550字。

  《扬州慢》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教学设想】
  在新课标要求下的语文课堂,应该更重视对学生诗歌诵读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设计上,力求能充分体现新课改的精神,在课堂中给学生自主学习和提升的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程设计上,加大学生诵读的力度,让学生在诵读中感知诗歌的韵律和意境之美,通过美读启发学生做到美赏。重视学生的自我生成和能力提升,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在学生展示中沟通课堂与课外,力求在品味探究中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设计特色】
  1、音画结合,让学生创设诗歌的画面感,体味意境之美。
  2、重视对诗歌诵读能力的培养,以读代讲,让学生生成自我感受。
  3、在学生的自主赏析中培养学生对诗歌表现手法的分析。
  4、倒叙设计。先熟读诗词再回照小序,学生真正感知“黍离之悲”。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文本,通过诵读加深对诗词情感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2、理解婉约词低沉伤感、语言清丽的风格特点。体味诗中忧国伤时的“黍离之悲”。
  3、学习虚实结合、化用诗句、对比、反衬等表现手法,学习分析词眼,进一步提高鉴赏诗词的能力。
  4、培养学生自行阅读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在对词作的品味鉴赏中进一步培养探究意识。
  5、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诵读加深对诗词情感的理解,体味诗中忧国伤时的“黍离之悲”。
  2、在自我赏析的基础上,学习虚实结合、化用诗句、对比、反衬等表现手法,学习分析词眼,进一步提高鉴赏诗词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行阅读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在对词作的品味鉴赏中进一步培养探究意识,在鉴赏诗歌时磨练自己的语言。
  【教学策略和手段】
  1、利用多媒体,创设诗歌阅读的相应情境,让学生在感情上融入作品。
  2、充分诵读,用美读去引导学生感知诗歌的深沉情感。
  3、课堂上侧重重点,有所取舍,将“知人论世”等的环节放在课前预习中解决。
  【课前准备】
  1、学生预习,资料收集:了解作者生平,结合时代背景了解扬州,查阅资料搜集关于扬州的名家诗词。给出预习学案,将知人论世、背诵、改写放在预习环节。
  2、课件制作:先播放《烟花三月》的视频,让学生对扬州之美有初步的感知,进一步理解作者对于扬州昔盛今衰的感伤。多用图片,创设情境。
  3、知识补充拓展:学生自读《诗经黍离》,了解《黍离》的诗歌背景和情感内涵。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播放《烟花三月》的音乐视频 自由诵读,观看视频 创设诗歌鉴赏的情境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