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同步作业
- 资源简介:
- 约3160字。 - 第5单元 第23课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
 剑:名词作状语,像剑从鞘中抽出一样
 B.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
 贵重:使动用法,使……变得贵重
 C.余因而实之 实:形容词作动词,证实
 D.近语士大夫 语:名词作动词,告诉
 【答案】B[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贵(为重)]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与可没于陈州
 予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C.予不能然也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D.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
 【答案】D(A.连词,因此/介词,通过。B.介词,在/介词,对于。C.代词,这样/助词,表示比拟,像……似的。D.均为动词,当作)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能体现艺术创作思想的一组是( )
 ①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②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③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
 ④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
 ⑤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
 ⑥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③⑤⑥ D.①②④
 【答案】A(①是“胸有成竹”;②是“心手相应”;⑤是“尺幅千里”)
 二、文本阅读
 阅读课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的全文,完成后面的题。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与其他三项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B.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
 C.有车过腹痛之语
 D.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
 5.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记叙文与可画竹的情形。第二段以充满感情的笔触回忆自己与文与可亲密无间的交往,以及文与可死后自己的悲慨,具有浓郁的抒情意味。
 B.第一段中,作者从文与可的创作经验中总结出艺术创作应胸有成竹的规律,成为文艺创作的经典理论。
 C.第二段中,写了一些日常生活的琐事,写得幽默风趣,亲切自然。在这些戏语笑话里,文与可和作者坦率、高雅的胸襟气度,机敏、超卓的智慧才能以及两人的亲密友谊,都得到了活泼而生动的表现。
 D.文章前两段语言天然本色,朴素清新,全文好似从作者胸中自然流出,滔滔汩汩,毫无滞碍,所有语言不加雕琢,文从字顺,活泼流畅。
 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苏瑰字昌容,雍州武功人,擢进士第,补恒州参军。居母丧,哀毁加人,左庶子张大安表举孝悌,擢豫王府录事参军,历朗、歙二州刺史。
 时来俊臣贬州参军,人惧复用,多致书请瑰,瑰叱其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