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导学案3
- 资源简介:
约3940字。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名师导学案(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
【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
2.领略富有时代性的语言和创作风格。
3.体会“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深刻含义,感受其中蕴含的自豪之情。
【学习过程】
一、研习文本思路
1.理解文意:速读全文,概括各段的意思。注意关注各段中的关键词,标画筛选,概括各段的意思。
【明确】
①宣布会议开幕
②简介与会代表人数及其代表的阶层,点明大会的特点。
③回顾过去三年的情况,交代“全国人民大团结”成功实现的原因和大会召开的基础。
④交代会议名称的由来,论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胜利的必然性。
⑤交代此次大会的主要议程和工作内容。
⑥阐明此次大会的伟大意义——标志一个新的伟大时代的开始,展望民族独立与发展的美好前景。
⑦理智、清醒地告诫与会代表,革命还没有完结,不要放松警惕。
⑧提出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的两个策略。
⑨阐述“人民民主专政和团结国际友人”对建设工作的意义,并表达了对经济建设工作迅速取得胜利的强大信心。
⑩阐述文化建设到来的必然性和伟大意义。
9322;展望国防建设的前景。
9323;表达对反动派的蔑视
9324;对人民英雄的纪念
9325;对革命胜利的祝贺
9326;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祝贺
16对此次大会胜利召开的祝贺。
2、这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演讲词,读来扣人心弦,与文章思路密不可分,试分析全文的写作思路。
明确:文章思路结构。
(1—2段)宣布大会开幕,简介与会代表及大会特点。
(3—4段)回顾过去,论证革命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5—8段)立足当下,对国家发展大计做出规划:指明会议议程,民族独立与发展,革命心态,发展策略。
(9—11段)展望未来,描绘民族振兴蓝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国防建设)
(12—16段)纪念与祝贺。
总结:本文首先,回顾历史,道出了召开人民政治协史必然性,阐述了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与职能。然后,向全世界庄严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是历史的伟大转折,插怀先烈,既深感胜利来之不易,又充满信心,相信人民能够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最后,在对未来的展望中,又指明了全国人民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全文层层递进,扣人心弦,充分体现了一位革命家、战略家在革命获得成功后的喜悦心情,以及对未来克满信心的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3、思考探究:为实现“中国人民站起来”这一梦想,中华民族经历了艰苦的探索,无数革命志士和广大人民群众一道,不屈不挠,奋勇抗争。民族复兴伟大而艰难的历程,展现了革命者意志坚定、不畏艰险、真诚善良、无私奉献等优秀品质。本文是如何展现这些优秀品质的?请看图表简要回答。
课文 优秀品质
1.意志坚定 2.不畏艰险 3.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