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端崖之辞》练习题(2份)
- 资源简介:
约1650+6660字。
第五单元 第一课
一、夯实双基
1.下列加点的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A.垩(è)漫 斫(zhuó)之 郢(yǐnɡ)人
B.逡(qūn)巡 踵(zhònɡ) 怵(shù)然
C.恂(shùn)目 巨缁(zī) 期(qī)年
D.腊(là)之 黄馘(xù) 舐(shì)
【解析】 B踵:zhǒnɡ,怵:chù,C期:jī,D腊:xī。
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C )
A.已而大鱼食之,牵巨钩, 没而下。
B.夫揭竿累,趣灌渎,守鲵鲋。
C.破癕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
D.王说之,益车百乘。
【解析】 A —陷,B趣—趋,D说—悦。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D )
A.吾无以为质矣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B.莫不厌若鱼者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
C.其于大达亦远矣樊迟未达
D.匠石运斤成风斧斤以时入山林
【解析】 斤:都是指斧头一类的工具。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C )
A.适矢复沓,方矢复寓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B.何得车之多也何以利吾国
C.君乃言此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曾益其所不能
【解析】 A方:①刚刚,②方圆;B何:①为什么,②什么;C乃:竟然;D曾:①还,②同“增”。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CD )
A.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
B.任公子得若鱼,离而腊之
C.揖御寇而进之
D.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解析】 CD是动词的使动用法,A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B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
第五单元 第一课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句是( D )
A.处穷闾阨巷 穷:贫穷
B.履危石 危:危险
C.惠子相梁 相:辅佐
D.益车百乘 益:增加
【解析】 A项“穷”应为“荒僻”之意;B项“危”应为“高”的意思;C项“相”应是名词作动词,为“做国相”之意。
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用法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
A.①过惠子之墓②宋元君闻之 B.①揖御寇而进之②有中道而呼者
C.①我且南游吴越之王②若属皆且为所虏 D.①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②饰小说以干县令
【解析】 A之:①结构助词,的;②代词。B而:表修饰关系,不译;C且:将要;D以:目的连词,来。
3.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鹓刍鸟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两个加点的“之”均指代鸱(即猫头鹰)。
B.已而大鱼食之。“之”指代鱼饵。
C.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加点的“此”指浑沌,“之”指七窍。
D.措杯水其肘上,发之。“之”指代箭。
【解析】 A项中前一个“之”指代“鸱”,而后一个“之”应指代“鹓刍鸟”。
4.对下列句子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C )
A.郢人立不失容(郢人站着脸色都没变)
B.方矢复寓(第二只箭刚刚射出去,第三只箭又搭在了弦上)
C.揖御寇而进之(拱手行礼走进去)
D.王说之,益车百乘(秦王喜欢他,给他增加车子上百辆)
【解析】 拱手请列御寇走向前来射箭。
5.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D )
A.第一则短文中庄子讲寓言的目的是赞叹匠石的技艺高超,讽刺宋元君的自不量力。
B.第二则短文所讲寓言故事是对那些好卖弄的人的辛辣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