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乎往而不可》练习题(2份)
- 资源简介:
约1790+6320字。
第五单元 第五课
一、夯实双基
1.下列加点的词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C )
A.尻(kāo) 曲偻(lǚ) 句(jù)赘
B.有沴(zhěn) 跰 (xiān) 鸮(xiāo)炙
C.怛(dá)化 镆铘(yé) 蘧(qú)然
D.眴(xún)若 刖(yuè)者 翣(shà)资
【解析】 A句:ɡōu,B沴:lì,D眴:shùn。
2.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E )
A.予因以求时夜
B.此古之所谓县解也
C.使之和豫通而不失于兑
D.使日夜无郤而与物为春
E.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
【解析】 A时—伺,B县—悬,C兑—悦,D郤—隙。
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和例句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B )
例:闷然而后应,泛然而若辞。
A.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B.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C.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D.停数日,辞去。
【解析】 例句和B都当“推辞”讲。A辞别,C言词,D告辞。
4.下列句子中的“形”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B )
A.夫大块载我以形非爱其形也
B.爱使其形者也是必才全而德不形者也
C.形全犹足以为尔夫大块载我以形
D.是必才全而德不形者也何谓德不形
【解析】 ①形体;②显露。
5.下列句子句式相同的两项是( AC )
A.父母于子,东西南北,唯命之从。
B.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
C.还视虷蟹与科斗,莫吾能若也。
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解析】 AC都是宾语前置。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庄子通过子舆、子来坦然面对生死和哀骀它“才全德不形”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如何面对自己无可奈何的困境,如何摆脱生命的负累。
B.庄子试图使人在陷于绝境时,靠内在精神力量的培育,自解倒悬之苦,实现突围,而不是被困境压垮。
……
第五单元 第五课
1.选出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D )
A.浸假而化予之左臂以为鸡(假令、假如)
B.其妻子环而泣之(围绕)
C.叱!避!无怛化(惊恐)
D.将奚以汝适(适合)
【解析】 适:动词,送往。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C )
A.内保之而外不荡也
之:代水
B.子祀曰:“女恶之乎?”
之:代你,即子舆
C.使之和豫通而不失于兑
之:代灵府,即心
D.寡人丑乎,卒授之国
之:代这,即国家
【解析】 A中“之”应代像水一样平静;B中“之”应代得病后丑陋的模样;D中“之”应代他,即哀骀它。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B )
A.其妻子环而泣之
B.大冶必以为不祥之金
C.金踊跃曰:“我且必为镆铘!”
D.恐吾无其实
【解析】 A中“妻子”是“妻子和儿女”的意思,而在现代汉语中,“妻子”是“男人的配偶”的意思;B中“以为”是“认为”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C中“踊跃”是“跳跃”的意思,而在现代汉语中,“踊跃”是“形容情绪热烈,争先恐后”的意思;D中“其实”是“这种实名”的意思,而在现代汉语中,“其实”是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的意思。
4.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D )
A.爱使其形者也使人授己国 B.非爱其形也是必才全而德不形
C.今一犯人之形而曰今一以天地为大炉 D.德者,成和之修也成然寐
【解析】 A组,前一个“使”带了宾语,“其形”是一般动词,当“支配、驱使”讲;后一个“使”带了兼语“人”是使令动词,当“让”讲。B组,前一个“形”作动词“爱”的宾语,是名词,当“身体”讲;后一个“形”受副词“不”的修饰作谓语,是动词,当“显露”讲。C组,两个“一”都是副词,但前一个“一”当“一旦”讲,后一个“一”当“完全”讲。D组,两个“成”均为形容词,都当“纯和”讲。
5.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B )
A.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B.吾与之友矣
C.轻用吾身而亡其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