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9080字。百色高中2005~2006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 二 语 文 试 题
命题 莫燕飞
第Ⅰ卷(共33分)
一、1、下列字音、字形中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A、不省(xǐng)所祜 着(zháo)手成春 悖(bèi)于事理 更(gēng)相为命
B、排难(nàn)解纷 不共戴(dài)天 别出新裁(cái) 风声鹤唳(lì)
C、情投意合(hé) 掎(jǐ)角之势 碎琼(qióng)乱玉 纨绔(kù)子弟
D、鞠躬尽瘁(chùi) 流言蜚(fēi)语 以逸(yì)待劳 自惭形秽(hùi)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句是
A、他父亲这样做的目的,不外乎是想逼得儿子走投无路,只有乖乖地回到家里,那时便可再行调教了。
B、这么狭窄简陋的房子一个月要200元钱的房租,简直是敲竹杠!
C、这种破马车,巴黎只有夜间才看得见;白天,它们好像自惭形秽,不出来。
D、许多人只会空喊口号,一遇到有什么事要做,就玩空城计,你推我,我推你,谁也不肯干。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句是 :
A、“说得到做得到,”拿侬嚷道:“先生,你一生一世总得讲一次理吧。”
B、华大妈听到痨病这两个字,变了一点脸色,似乎有点不高兴;但又立刻堆上笑,搭讪着走开了。
C、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D、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在论述唐传奇时说:“传奇者流源盖出于志怪,然施之藻绘,扩其博览,故所成就乃特异……甚异奇趣矣”。
二、阅读下面两首《西江月》,完成4~5题。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4、对第一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不通世务”是说他对结交仕人、应酬官府、遵守礼教等持鄙视态度。
B、“怕读文章”是说他生于贾府这样一个钟鸣鼎食之家,深受贾母宠爱,养尊处优,对读书毫无兴趣。
C、“不通世务”“怕读文章”“不知乐业”是宝玉反抗封建礼教的集中体现,表现了他的叛逆性格。
D、第一首词写出了贾宝玉的“愚顽”、“行为偏僻性乖张”的性格特点,这样,封建统治阶级自然会视他为大逆不道之人。
5、作者在这里运用的手法是:
A、冷嘲热讽的手法 B、先贬后褒的手法
C、反面映衬的手法 D、明贬实褒的手法
三、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6~8题。
①戏剧是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主要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戏剧文学是供舞台演出的脚本又称剧本,是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的文学样式。通常所说的戏剧欣赏,主要指的就是对剧本的欣赏。
②欣赏戏剧,首先要了解戏剧所展示的戏剧冲突,冲突是怎样速成的,冲突的性质是什么,进而弄清冲突发展的过程,完整的把握剧本的情节。戏剧冲突;主要指剧本中所展示的人物之间、人物自身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看冲突,其中主要表现为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雷雨》第二幕表现出多种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这些冲突表面看来是家庭内部的矛盾,实际上是阶级之间的矛盾。鲁侍萍与周朴园之间的冲突属于下层劳动人民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冲突;周朴园与鲁大海之间的冲突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