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凭箜篌引》课文同步练习
- 资源简介:
约5880字。
《第13课 李凭箜篌引》课文同步练习
(时间:60分钟 分值:70分)
一、基础达标(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颓唐(tuí) 啼叫(tí)
缔造(tí) 挣脱(zhènɡ)
B.神妪(yù) 沤肥(òu)
怄气(òu) 讴歌(ōu)
C.蛟龙(jiāo) 渐染(jiàn)
症结(zhēnɡ) 毗邻(pí)
D.谄媚(xiàn) 信笺(jiān)
粗犷(kuànɡ) 剔除(tī)
答案 B
解析 A项,缔(dì);C项,渐(jiān);D项,谄(chǎn),犷(ɡuǎnɡ)。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李凭箜篌引 引:古代一种诗体标志
B.吴丝蜀桐张高秋 高秋:指弹奏时间
C.芙蓉泣露香兰笑 芙蓉泣露:形容乐声惨淡
D.昆山玉碎凤凰叫 昆山玉碎:形容乐声凝重
答案 D
解析 形容乐音清脆。
3.我国诗歌常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对下列诗句表现手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②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③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④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⑤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⑥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A.①⑤/②③/④⑥ B.①③/②⑤/④⑥
C.①⑤/②④/③⑥ D.①③/②④/⑤⑥
答案 C
解析 ①⑤为“兴”;②④为“比”;③⑥为“赋”。
4.下列对联与其所称颂的人物,匹配不当的一项是( )
A.旨高辞远,同风雅并体;
行廉志洁,与日月争光。——屈原
B.质而绮,真而醇,自可传之千古;
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陶渊明
C.缅想忠贞,补阙拾遗犹昨事;
何来环佩,清辉香雾替诗魂。——杜甫
D.宦游西蜀,志复中原,高吟铁马铜驼,烟尘誓扫还金阙;
诗继少陵,派开南宋,更入清风明月,池馆重新接草堂。——辛弃疾
答案 D
解析 D项,所称颂的人物应是陆游。对联中有多处暗示,“宦游西蜀”,陆游曾留蜀多年,喜蜀地风土,为纪念蜀中生活,故题其诗词全集为《剑南诗稿》;“志复中原”在陆游的诗《示儿》中有所体现;“铁马”出自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这首诗。
5.下列对加引号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称自己往往称字,称别人往往称名。
B.“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
C.“擢”,一般表示升官,“左迁”是降职的委婉说法,“徙”则表示一般的调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