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课堂实录7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粤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一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4/28 20:27:44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4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230字。
我与地坛(节选)多媒体课堂教学实录
潮州市华侨中学   苏克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品味文章深沉、缜密、奇崛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
2、感悟生命的真谛。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扩展阅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速读把握文章概要,通过研读课文中景物描写的文段,鉴赏文章的语言特点,体会作者的人生感悟,进而引导学生讨论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课前预习;用地坛公园正门的一张相片为背景,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创设课堂气氛,将学生引入到课堂场景中来。
导入新课:
师:听着这熟悉的、充满抗争和力量的旋律,同学们都知道,这是(学生: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作曲家贝多芬在28岁时耳朵生病,听力逐渐衰退,到32岁时听力基本丧失,《命运交响曲》是他在听力完全丧失后创作的。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谱写下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也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
古今中外像贝多芬这样勇敢抗争厄运、奋起拼搏成为生活强者的人很多,例如(学生:司马迁、张海迪、海伦·凯勒、保尔·柯察金等)。他们都用残缺的身体谱写出完美的、辉煌的人生。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也是这样的一个人。
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包括课文注释的作者简介、课后练习等,同时把一些重点文段及相关内容划出来。(大概2分钟)
师:(简单介绍这节课的学习重点):同学们,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关于作者”部分简单介绍作者的一些情况;“文章鉴赏”是我们学习的重点;最后是做一个拓展练习。
师:首先大家来了解作者:(展示作者的相片及简历)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初中毕业,1969年去陕北农村插队;3年后双腿瘫痪转回北京。回京后在一家街道工厂做临时工,7年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1979年始有小说、散文、剧本等作品发表。主要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等。其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分获1983年、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代表作之一。
研习新课:
师:(结合多媒体展示简介学习线索)现在我们进入“文章鉴赏”部分。在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