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阿拉善盟2020届高三第一学期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9590字。
内蒙古阿拉善盟2020届高三第一学期模拟考试试卷
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座位号、准考证号、姓名等信息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3.答客观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
4.答主观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严格按题号所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5.保持答题卡清洁、完整。严禁折叠、破损,严禁在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严禁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宋四家”之一黄庭坚,诗书俱佳,与苏轼并称“苏黄”。黄庭坚书法对当代书法创作有多重意义:对其形式语言的模仿借鉴,是书法学习的初级阶段:对其书理的发现运用,是书法学习的中级阶段:对其天人合一精神的领悟贯通,是书法学习的高级阶段。这三个阶段,姑且称之为由“无我之境”到“有我之境”,再到“本我之境”。
这里的“无我之境”是指深入学习对象,意识不到“我”的存在。学习任何一门艺术或任何一种风格,对其形式语言进行模仿和运用是最为重要的基础阶段。为深入了解和学习书法对象,习书者需要做到“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需要澄心静虑,下大力气研究书法传统,深耕艺术经典,做到李可染先生所言的“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认真体悟经典艺术特点。在这个阶段,遵从要比变通重要,因为只有达到信仰的程度才会深入其中。专一不二是为“无我之境”。
进一步的学习则是了解与掌握书法经典的方法和原则,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即达到“有我之境”。这是对方法论的学习和掌握,大致属于“遗貌取神”,“神”就是艺术本体的方法和原理。例如,黄庭坚书理,体现在章法、结字和笔法等方面。黄庭坚草书的章法是“大九宫”原理,是穿插争让的“嵌合”之法。推而广之,凡是一流书法作品在形式上都符合“大九宫”原理和“嵌合”之法。黄庭坚的书法结字上灵活多变,他把每个字内部的矛盾关系——欹正、疏密、宾主、参差、虚实、向背、繁简等,夸张出来,又能处理妥当,创造了独特的结字法。黄庭坚的笔法也充满律动和涩势,中锋行笔,笔画圆劲而有弹性,如千里阵云,力透纸背,对后世影响很大。上述对黄庭坚书风的研究与熟练运用,属于“有我之境”。因为这个阶段不再是生吞活剥地搬用形式,而是开始回味审视所学对象,并运用其原理形成新的形式。不过,这个阶段还不是真正的“自我”,因为自我的独创性还未形成。
“本我之境”是出乎对象之外,发现与形成独特的艺术“自我”,即形成个人艺术独特的风格面貌。通过艺术历程中漫长的“无我”“有我”阶段,有作为的艺术家一定会形成独特的“自我”,即“本我”。“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是黄庭坚关于书法原创性的宣言,显示出他卓尔不群的铮铮风骨。黄庭坚最终从自然中获得书法创造的原动力。他在《山谷题跋》中写道:“张长史折钗股,颜太师屋漏法,王右军锥画沙、印印泥,怀素飞鸟出林、惊蛇入草,索靖银钩虿尾,同是一笔心不知手、手不知心法耳。”黄庭坚找到了书法艺术与自然规律相通之关键——“同是一笔法”,也就是从自然界发现书法创造的原动力。实质上,艺术家只有回到自然,在自然、社会、人生中得“道”,才会获得艺术创造的本源,从而通过“天人合一”的体验,创造出新的艺术风格。
(节选自刘宗超《书法研习三境界》,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 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黄庭坚学习书法有三个阶段,这三阶段分别是无我之境、有我之境和本我之境。
B. 无我之境指对艺术对象的形式语言进行模仿和运用,这阶段遵从要比变通重要。
C. 有我之境指对艺术本体的方法原理的学习和掌握,这阶段运用原理形成新形式。
D. 本我之境指出乎对象之外形成个人艺术独特的风格,有作为艺术家表现出自我。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谈到黄庭坚及其书法学习的三阶段,对下文的深入论述起总领作用。
B. 文章第二段引用李可染先生等言论,论述了书法学习基础阶段如何进行模仿。
C. 文章以黄庭坚书理为例,从章法、结字和笔法等方面解析了有我之境的含义。
D. 文章指出黄庭坚 书法因为达到了本我之境,所以能从自然之中获得原动力。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从模仿借鉴、书理运用到领悟天人合一精神,这过程仅仅适用于书法艺术。
B. 只要深入书法学习对象,达到信仰的程度,就能自然达到书法的本我之境。
C. 如果学习黄庭坚书法时理解并熟练运用其书理,就能达到书法的有我之境。
D. 艺术家回到自然就能获得艺术创造本源,从而通过体验创造新的艺术风格。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语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A项, “黄庭坚学习书法”张冠李戴,据原文“黄庭坚书法对当代书法创作有多重意义:对其形式语言的模仿借鉴,是书法学习的初级阶段:对其书理的发现运用,是书法学习的中级阶段:对其天人合一精神的领悟贯通,是书法学习的高级阶段。这三个阶段,姑且称之为由‘无我之境 ’到‘有我之境’,再到‘本我之境 ’”,应该是“学习黄庭坚书法”。故答案为A。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每年的11月19日是世界厕所日。联合国设立它的初衷是讨论一些由厕所引发的问题,希望通过全球人民的努力,共同改善环境卫生问题。
但是,拥有干净、数量充足的厕所其实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世界厕所组织一项最新调查显示,全球仍有高达40%的居民(26亿)从未使用过冲水厕所。每年,全世界由于卫生设施缺失致使150万名未满5岁的儿童死于腹泻,比艾滋病和疟疾共同造成的死亡人数还高。
“全球没有厕所的人高达数十亿,这意味着,维持人类生命的水和土廉被大量未经收集或处理的人类排泄物污染,我们将环境变成了一个开放的下水道。如此大规模的人体排泄物被直接排入环境之中,从而传播致命的疾病,对全球公共健康产生了破坏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