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题,约9800字。
2006年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预测
语 文
第Ⅰ卷
(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仓促 渲泄 脱口秀 锋芒毕露 集思广益
B.陈述 提纲 光辐射 罄竹难书 缭人情思
C.辨正 勘察 挖墙角 乔装打扮 穷兵黩武
D.安装 针砭 度假村 世外桃源 不胜其烦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各界人士有的手捧鲜花,有的抬着花篮,每个人胸前都佩带着小白花,缓缓地走到王选院土的遗像前,鞠躬 ,许多人忍不住流下了热泪。
②“上学难”问题是人大代表最 的问题之一,我国将在五年内对农村教育投入2千多亿元,使农村学生享受免费的义务教育,消除横亘在城乡间的“教育鸿沟”。
③国民党“立委” 陈水扁的“废统论”,国台办新闻发言人也指出“废统论”是“台独”分裂活动进一步升级的危险信号。
A.志哀 关注 叱责 B.致哀 关注 斥责
C.志哀 关心 斥责 D.致哀 关心 叱责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杨某重新拿到手机,就按开机键,竟无反应,仔细一瞧,手机居然变成了模型,茅塞顿开的杨某再找骗子时,那人早已逃之夭夭。
B.塑造了一只为爱赴死的巨型猩猩王的影片《金刚》,以其栩栩如生的声音荣获第78届奥斯卡最佳音效剪辑奖和最佳音响效果奖。
C.某些编导急功近利,不愿精雕细刻作品,甚至边播出边拍摄,几近立等可取,如此“速成法”拍出的电视剧怎能成精品?
D.为备战亚洲杯预选赛,海外球员纷纷回国效力,但也有个别球员借口有伤在身久假不归,把国家的利益放在了脑后。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部分家长与教师建议能否试点实施“长短课”,就是将语文、数学等上课的时间每节安排为45分钟,其他课程相对缩短一些。
B.政府有关部门在拓宽道路修建干线时,为了给机动车留出更宽的道路,任意牺牲骑自行车的人和行人的利益,目前不少城市的这种做法值得人们反思。
C.傍晚时分,狂风大作,暴雨倾盆,中山北路虹桥的一户人家家门口多年的大树突然倒塌下来,将户主大门严严封住。
D.人们在惋惜《檀香刑》未能问鼎茅盾文学奖之时,也对莫言43天完成的新作《生死疲劳》提出了种种质疑。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当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陈勤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标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表现为:口头传说
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包括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从形态学角度,对精神文明确立的一个新的文化理念,自有其主要特征。与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注重以人为载体的知识技能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打破了大传统和小传统的人为屏障,消解了上层文化和下层文化的界线。我国曾流行着一种从西方传来的文化分层
理论:即上层文化层面的大传统和民间文化层面的小传统。实际上,人类的文化是有层次之
分的,然而不同层面的文化很难说你大我小。如民间文化,作为传承性生活文化,包括了一
个国家的人民生活技艺、口承语言艺术、文化心理模式等在内的庞大内容。它如基石,支撑
并衍生出整个文化大厦。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展示了人类现行文化知识体系的学科分类的重新勾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