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课后练习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必修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4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0/5/21 18:02:4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700字。

  10 游褒禅山记
  课后篇巩固提升
  随堂演练
  一、课文精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卒葬之       卒:最终。
  B.有穴窈然 窈:深远幽暗的样子。
  C.则其至又加少矣 加:更加。
  D.火尚足以明也 明:照明。
  解析A项,“卒”,死亡。
  答案A
  2.下列对文中有关词语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浮图”,对佛或佛教徒的称呼,也专指和尚。后来又将佛教建筑中的高塔称为浮图。
  B.“庐冢”,古时为了表示孝顺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
  C.“华山之阳”,即华山的南面。古代有山的南面谓之阳、水的北面谓之阳的说法。
  D.“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中的“十一”是十分之一的意思,与“由山以上五六里”中的“五六”同。
  解析D项,“由山以上五六里”的“五六”是约数。
  答案D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的代表作,在记游的基础上偏重说理,记叙和议论紧密结合,记叙为议论服务。
  B.“其文漫灭”一句,从字面上来看,是说由于年代久远,字迹已经模糊不清。其实,也是为了突出其中尚可辨识的“花山”二字。
  C.文中所写华山、慧空禅院、仆碑和华山前洞,都不是重点,都一笔带过。而它们的出现,又都是为写华山后洞、游华山后洞做铺垫的。
  D.文章开头“褒禅山亦谓之华山”一句,只是叙说褒禅山的原名,语言简练、朴素,平平淡淡,并不新奇。
  4.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2)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二、语言运用
  5.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阐述了“志”“力”“物”这三者的重要性,请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造三个句子,形象地揭示它们的作用。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