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题,约6500字。 
广州市B组十校2005-2006学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   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和第Ⅱ两部分。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Ⅰ、Ⅱ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别、准考证号、考室号等填写在密封线左边的空格内,并在答卷右上角填上座位号。 
2.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按各题要求答在答卷相应位置上。 
3.考试结束时,将答卷与作文纸交回,试卷和草稿纸自己带走。 
第一部分  阅读鉴赏(共58分) 
一、古诗文阅读鉴赏(34分) 
1、补写出下列古诗中空缺的部分。(5题选做4题,8分) 
①漠漠水田飞白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松下清斋折露葵。(王维《积雨辋 
川庄作》) 
②世间行乐亦如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③前不见古人,___________。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④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花非花》)  
⑤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          。(刘禹锡《赏牡丹》)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2-3题。(6分) 
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2、本诗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因其创作富于现实精神,故其诗作有“         ”之誉;杜甫的诗不仅意境高远,而且格律严谨,他的《         》被誉为“古今七律之冠”。(2分)  
3、有评论者说这首诗在众多的抒写乱世之离情的作品中高标独秀的原因,是作者匠心独运的新奇角度与抒写章法。你同意吗?请结合诗歌前两联谈谈你的看法。(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10分) 
黄州快哉亭记 
苏辙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湘、沅,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鹜,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蔗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夫风无雄雌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 
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 
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 
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   一一指着数出来    B.周瑜、陆逊之所骋骛   纵横驰骋 
C.将何往而非病           忧愁,不快乐      D.将适何而非快         适合 
5、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2分) 
A. 以览观江流之胜                      B. 今张君不以谪为患     
C. 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                D. 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 
6、翻译下列句子 (6分) 
①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 
     译文: 
②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9题。(10分) 
神宗在颖邸,(韩)维为记室,每讲说见称,辄曰:“此非维之说,维之友王安石之说也。”及为太子庶子,又荐自代。帝由是想见其人,甫即位,命知江宁府。数月,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熙宁元年四月,始造朝。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