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作文教学培养学生语文感悟性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语文是基础性工具,它的本质特征是基础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因而在语文教学中包含了道德价值、个性品格、审美情趣等方面的人文因素。同时,语文还具有感悟性,一个人感悟能力的高低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他生存质量的高低。从特定意义上说,语文的人文性、感悟性比基础性更为重要,因此在语文教学中绝对不能忽视感悟培养。<br>
什么是感悟能力呢?我认为它是人们对事物的观察力、感受力、判断力、思维力、创造力、表现力、理解力等综合思维能力的体现,它决定于人们的文化观念、思想认识、道德修养、生活经验、知识范围与程度、性格气质等因素。那么,如何培养语文的感悟性呢?<br>
一、通过摸底,明确语文感悟培养目标 <br>
我们是职工中等专业学校,有时为满足企业发展要开办一些适应企业需求的班级。我厂四联合装置停工时,职工待命到校进修。我们根据学生实际文化程度开办了一个高中起点的中专班和一个初中起点的中专班。对初中起点的中专班第一学期先要进行基础文化课培训,然后再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在文化知识学习期间,我承担了语文课的教学任务(使用综合初中语文精华的教材)。这个班学生程度参差不齐,为了对全班学生的情况和写作能力有个初步的了解,在语文课的第一节,我首先让大家针对语文教学写一份建议书,并把他们感兴趣急于想了解的知识也都写出来。通过建议书,我也基本上对学生摸了底,他们的语文程序、写作能力在这小小的建议中也都有所反映。然后我综合他们的建议,完善了教学计划。在这个计划中我把作文教法明显列出来。我认为写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