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1—3册古诗词赏析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素材 / 初中其他文字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4/10 12:18:48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7830字。这份资料针对中考古诗词命题特点,精心设计题目,并附有解答,是值得广大师生借鉴的一份好资料
初三语文1~3册古诗词赏析
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问题
一、《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2、颔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阔”与“失“哪个更好?“风正一帆悬”能否改为“风正数帆悬”?为什么?
答:①“阔”字更好,它给人以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且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也更响亮。
或“失”更好。它生动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涨而与水面平齐,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
②不能改,诗人意在以“一帆悬”之小景衬“两岸阔”之大景,改了就没有这种效果了。
3、颈联历来为人们所欣赏,请选择一个角度作简要分析。
答:A“生”“入”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富有生机。
B反映了时序的交替,蕴涵自然理趣。
C“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透露出积极、乐观、向上的感情。
4、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能 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为什么?
答:最后两句,诗人由归雁想起鸿雁传书的故事,心中涌起对故乡洛阳的思念。

二、《赤壁》杜牧
折戟沈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诗中评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火烧赤壁)周郎指(吴军大都督周瑜),二乔分别是(孙策、周瑜的妻子大乔小乔)。
2、本诗构思别出心裁,请结合诗句内容作具体分析。
答:A、此诗借一件古物“折戟”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以小见大,巧妙自然。
B、3、4句,诗人未从正面去评论这次战争胜败的原因,而是提出了一个与事实相反的假设,从而抒发了对历史的感慨,角度新颖,思路奇特。

*三、《水调歌头》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描述“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所展现的意境。
答:趁着酒兴,在清朗的月光下翩然起舞,影随人形,飘逸动人,这情景哪里像在人间,简直就是仙境。
2、“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欲”表现了对天宫的向往,“恐”表现了对人间温暖的留恋,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