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扎克葬词》学习指导及训练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中第三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3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2/4 0:09: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15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巴尔扎克葬词》学习指导及训练<br>
  <br>
【课文背景知识】<br>
  1.1850年8月18日,一代文豪巴尔扎克,永远放下了他那支为人类文化创下伟业的笔,整个巴黎沉浸在一片悲哀之中。8月20日,巴尔扎克的葬礼在拉雪兹公墓举行,浪漫主义文学大师雨果作为巴尔扎克的老朋友,面对冒雨前来送葬的人们,发表了这篇著名的演说。这是一篇文艺性很强的演说稿,也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请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试看什么地方会使人感情激动?读罢再想一想,作者表达的是怎样的思想感情,阐发了什么哲理?<br>
  2.与一般的葬词大致相同,文章评述了巴尔扎克的伟大贡献,表达了对死者的无尽的悼念之情;又与一般的葬词不大相同,作者不仅运用高亢的语调、诗化和哲理性的语言使文章感情激越,文辞华丽,而且借巴尔扎克之死,表达了自己的生死观,使文章思想深邃,饱含哲理。请赏读、分析课文,找出你认为具有深层含义的语句来,仔细揣摩其蕴含的哲理,并想一想,作者所阐述的生死观究竟是什么?该怎样理解?<br>
  3.读着这篇情理交融的演说辞,眼前不觉又浮现出另一幕情景:1883年3月17日,伦敦郊区,海格特公墓,恩格斯正在发表着一篇著名的演说——《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请思考:这两篇演说有哪些异同呢?<br>
  <br>
【重点难点讲解】<br>
  <br>
  重点提要<br>
  (一)基础知识提示<br>
  1.语言知识<br>
  (1)掌握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读音:<br>
  哀悼  显赫  佼佼者  才华卓著  上溯  粗鄙  解剖  熠熠发光  睿智<br>
  (2)掌握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字形:<br>
  想象  雕像  就像  愤世嫉俗  永不厌烦  鼎鼎大名  上溯  名列前茅<br>
  (3)掌握下列成语的意思与用法:<br>
  名列前茅    泰然自若    游刃有余<br>
  (4)辨析下列同义词:<br>
  流传——留传    期间——其间    消失——消逝    有目共睹——众所周知<br>
  2.文学常识<br>
  (1)雨果与巴尔扎克<br>
  巴尔扎克(1799—1850),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创作的主要小说总称为《人间喜剧》,其中包括著名长篇小说《高老头》和《欧也妮·葛朗台》等91部小说,写了2400多个人物,展示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生活的画卷,被誉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br>
  雨果(1802—1885),19世纪法国浪漫文学的杰出代表。他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br>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