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模拟试题(押题卷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47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9/5/7 14:27:4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2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9160字,答案扫描。
  绝密★启用前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押题卷1)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文明是一脉相承、连续发展的,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某一阶段的能量耗尽了就会起变化,变化了血脉就畅通,再接着生长、发展,如此螺旋式上升,使中华文明生命力不绝、延续至今,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中华文明的发展虽有阶段性,但没有间断和转移。我们今天还能读懂数千年前的文献资料,古代经书上的格言警句还活跃在我们的日常用语中。在历演化中,中华文明的中心有过多次迁移,但整个历史都上演在欧亚大陆东部这块广袤的大地上。
  中华文明不曾间断,主要靠文明不断累积。这种累积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文字记载而形成的大量书面文献资料;二是众多的实物,包括器物、遗迹、遗址等。前者如历史文献,数千年文明连续不断地记录在史籍中,仅正史就有25部之多,还有《通典》《文献通考》《通志》等大量的“政书”以及野史、笔记等。中华文明就在这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中保存着,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本身就是一种高度发达的文明现象。后者如考古资料,20世纪以来的大量考古发现,使中华文明尤其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有了越来越清晰和确切的实物证明,这是十分了不起的。除此之外,还有口口相传的文化传统、各地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等等。
  中华文明在统一与分裂、兴盛与衰落中交替演进,但以统一和兴盛为常态,以分裂和衰落为变态。有学者统计,自夏朝以后的约4 000年间,分裂时间总计为1200余年,而统一时间则为2700多年。即使在分裂时代,分裂政权大都不甘于偏安一隅,而是把追求统一作为最重要的奋斗目标。一般来说,统一与兴盛大致合拍,分裂与衰落基本同步。夏商周三代,尤其是西周,文明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崩坏,诸侯坐大,政权下移,社会动荡。同时,新的因素也在生长,周边文明的新鲜血液不断注入中原文明。至秦汉,我国实现了更高层次的统一。秦代首创了大一统模式,以后各朝代对这一模式不断进行补充、修复和完善。大一统意识在中华民族心中根深蒂固,中华文明的兴衰也就随着统一与分裂的交替而不断交替。
  中华文明一经形成,就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能够在开放中吸收异质文明、在包容中消化异质文明、在多元融会中更新自身。纵观中华文明发展历程,并不是没有闭关锁国、夜郎自大的时候,但总体上呈现开放态势。这种开放不像古希腊文明和近代西班牙、葡萄牙、大英帝国那样是全天候的开放。那种全天候的开放往往伴随着对外扩张,结果是发生大变异,分化、瓦解、衰落乃至毁灭。中华文明的开放是在保证自我生命机体存活基础上的适度开放,只要对自身不构成伤害,都能兼收并蓄。有所坚守而又通达,这是中华文明形态虽变而生命恒久的重要原因。在中华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无论宗派流派如何众多歧异,都能经过一代又一代思想家的努力,兼综和合、融会贯通,最终形成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统一的思想文化体系,化为推动中国历史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摘编自韩星《中华文明的主要特点》,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华文明不同于其他文明那样的开放,在势态上它是总体上呈现开放的,这种开放是适度的开放,能够兼容并包。
  B.中华文明形态虽变而生命恒久,其重要原因是有所坚守而又通达。宗派流派众多分歧无法阻挡中华文明融会贯通。
  C.中华文明在开放中吸收异质文明的特质,在包容中有效地消化异质文明,不断地进行自我更新。
  D.只要对自身不构成伤害,任何文明都能兼收并蓄;古希腊文明尽管也是文明,但它对自身构成伤害,最终导致瓦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四个维度分别论述了中华文明一脉相承、逐渐积累、兴衰更替、开放包容的特点。
  B.文章论证方法多样,既有举例论证,如列举大量的史籍等,又有中西文明的鲜明的对比。
  C.中华文明的统一与分裂,文章大量的笔墨集中在先秦文明,精确分析其各自时期的特点。
  D.文章论述有详有略,详细论述了中华文明的开放与包容性,有力地推动中国历史的前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华文明一脉相承,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传承着中华文明,尽管中华文明的中心多次迁移,但中华文明从未间断过。
  B.中华文明不曾间断的主要原因是文明的不断积累,数千年文明连续地记录在史籍中,文献资料足以让中华文明相传。
  C.中华文明在统一与分裂、兴盛与衰落中交替演变.即使在分裂时期,分裂政权均是把追求统一作为最重要的奋斗目标。
  D.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没中断的文明,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经过中华民族的努力,形成多元统一的思想文化体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此次个税改革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在征求意见过程中,社会公众对六大专项附加扣除的认可度也很高,认为扣除范围、扣除标准超出预期。“六个扣除项目同时推出,最大限度释放出减税红利,让社会更早更充分享受到改革带来的好处。”财政部税政司司长王建凡表示。
  “六大专项附加扣除,与百姓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个税改革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也是向综合税制迈出了关键一步。”全国政协常委、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张连起说。
  (摘编自《六大专项附加扣除一次性推出让减税“红包”精准落袋》,《人民日报》2018年11月12日)
  材料二: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